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斯特蘭德書店

美国纽约的独立书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特兰德书店
Remove ads

斯特蘭德書店(英語:Strand Bookstore)是美國紐約的一家獨立書店。總店位於曼哈頓東村百老匯街828號,距離聯合廣場兩個街區。[1][2]斯特蘭德書店在上西區還有另一家分店,具體位置在第九大道(哥倫布大道)西81街和82街之間。[3]此外,書店在中央公園時報廣場設有書亭,在莫伊尼漢火車站大廳英語Moynihan Train Hall有書籍展示處。斯特蘭德書店的標語是「18英里的圖書」(18 Miles Of Books),書店所售的文化產品上經常會印有此標語。2016年,紐約時報稱其為「紐約獨立書店中當之無愧的王者」。[4]

快速預覽 斯特蘭德書店, 成立 ...
Remove ads

概況

斯特蘭德書店是家族經營的書店,擁有超過230名員工。[5]許多紐約市著名的藝術家曾在這家書店工作過,包括1970年代的搖滾音樂家:帕蒂·史密斯——她聲稱自己不喜歡這段經歷,因為書店「不是很友好」[6]——以及湯姆·魏爾倫[7],他喜歡擺放在店外的折扣書車。[8]

斯特蘭德書店工會已經成立三十多年。2012年4月5日,書店的工會員工拒絕了新合同;[9]同年6月15日,員工通過了新合同。[10]

除了主店和中央公園的書亭外,書店還在20世紀80年代開設了一個名為「斯特蘭德書店附屬店」的分店,最初位於南街海港區的弗朗特街。1996年,它搬到了金融區的富爾頓街和戈爾德街,但最終於2008年9月22日因租金上漲而關閉。[11]位於熨斗區的分店於2013年開業,時報廣場的夏季售書亭於2016年開業。[12]2020年,斯特蘭德計劃在上西區開設新店的計劃因新冠疫情推遲。[13]

2005年,斯特蘭德書店的主店進行了大規模的翻新和擴建,新增了電梯和空調,並對樓層進行了重新組織,以方便顧客瀏覽。書店也開始銷售打折的新書和文創商品。[12]

書店早期只有約7萬本書,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增加到50萬本。到了90年代,書籍數量達到250萬本,為此書店租用了位於布魯克林日落公園的一個倉庫。當時,斯特蘭德書店在售的最古老的書籍是一版《倫理學大綱英語Magna Moralia》,售價為4500美元。最昂貴的書是詹姆斯·喬伊斯的一本《尤利西斯》,售價為3.8萬美元。[14]儘管書店依舊沿用「18英里的書」的口號,現在已經擁有超過「23英里」的書籍。[15]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書店一層空間

斯特蘭德書店的創始人班傑明·巴斯(英語:Benjamin Bass)在17歲時從立陶宛移民到美國。他曾從事信使、推銷員和地鐵工人等工作,後來偶然發現了位於第四大道阿斯特廣場英語Astor Place聯合廣場之間的二手書區。[16]他創辦的第一家書店名為Pelican書店,位於格林街附近的第八街,但該書店並未取得成功。1927年,巴斯憑藉自己存下的300美元和借來的300美元,創立了斯特蘭德書店,其名稱靈感來源於英國的一條街道。[17][18]書店創立初期,巴斯居住在店裡,睡在一張簡易床上。[18]依靠他廣泛的人脈網絡,斯特蘭德書店在1929年的大蕭條中得以存活。此外,當時書店的房東是紐約市顯赫的斯泰弗森特家族的最後一位成員。在巴斯無力支付租金的困難時期,這位房東慷慨地幫助書店渡過了難關。巴斯後來償還了債務,並在二戰時期的租金控制政策英語Rent regulation下,自願按計劃支付逐步上漲的租金。租金控制期結束後,斯圖伊文森特家族為其他產業中的業主提高了兩倍租金,但對Strand書店卻沒有漲租。[16]

當時斯特蘭德書店坐落的第四大道曾有48家書店,被人們稱為「書街」。書店的聚集始於1890年[19],在1930年代的大蕭條以及1950年代租金上漲的影響下逐漸消失。[17]

Thumb
斯特蘭德書店存放樣書的地下室空間

班傑明·巴斯於1978年去世。[16]巴斯的兒子弗雷德·巴斯(英語:Fred Bass)在13歲時就開始在周末到店裡工作[18],並於1956年接管了這家書店。次年,他將斯特蘭德書店搬到了現址——東12街與百老匯的交界處。[18]此後,書店擴展到整棟樓的一樓,並在1970年代擴展到三層。[18]1996年,巴斯以82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這棟建築,斯特蘭德書店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二手書店。[20][18]如今,書店占據了三層半空間,並有額外的一層半用於辦公。[19][17]

斯特蘭德書店還有兩個售書亭,一個位於時代廣場,另一個位於中央公園,並在蘇豪區的「藝術與跳蚤市場」中設有快閃店。此外,他們還參加位於聯合廣場、布萊恩特公園哥倫布圓環的假日市場。[3]

巴斯的女兒南希·巴斯·懷登(英語:Nancy Bass Wyden)(現任斯特蘭德書店所有者)從6歲起就開始幫助店裡工作,為員工削鉛筆。[21]16歲時,她開始接電話點單、收銀並管理中央公園的售書亭。[22]在獲得威斯康星大學的MBA學位並在埃克森美孚短暫工作後,她回到紐約加入父親的書店。[18]懷登於1986年正式成為書店經理。她創建了書店的圖書定製部門,為客戶策劃私人書籍收藏和定製圖書館。[23]此外,她於2005年主導了書店的大規模翻,並推出了斯特蘭德書店官方周邊(如T恤和帆布包)商品。這些商品現在占書店收入的15%以上。[24]

2017年11月,在父親退休後,懷登成為書店的共同所有者。隨著父親於2018年1月去世,她成為唯一的所有者。[18]

懷登的丈夫是俄勒岡州的參議員榮·懷登[25],他們在懷登前往波特蘭參觀鮑威爾書店英語Powell's Books時相識。[26]

2021年12月22日,書店員工本·麥克福爾(英語:Ben McFall)去世。麥克福爾自1978年起就在斯特蘭德書店工作,是任職時間最長的員工。雖然他沒有在斯特蘭德書店的管理層中擔任正式職位,但他是唯一一個獨自掌管書店某個特定區域(小說區)的員工,也是唯一一個擁有專屬辦公桌的員工。[27]懷登稱麥克福爾為「斯特蘭德書店的心臟」。[28]

Remove ads

抗議成為地標

2018年12月,紐約市地標保護委員會舉行聽證會,討論將斯特蘭德書店列為城市地標。[29]書店所有者南希·巴斯·懷登反對這項提名,表示這將影響對書店的翻新工作,增加運營成本,並阻礙施行除書店之外的獨立事業。她把書店所受到的對待和亞馬遜紐約第二總部作對比,聲稱「並不要求資金或退稅,只希望不要干擾我們」。[5][30][31]委員會在2019年6月11日通過了將書店列為紐約市地標的決議,並表示「很少有建築」因為管理不當而遭受損失。[32][33]關於地標認定的決定可以向紐約市議會提出上訴。

2020年相關爭議

2020年3月,由於COVID-19疫情的影響,斯特蘭德書店解僱了大部分員工。[34]然而,儘管當時書店已解僱了188名員工,只保留了少於24個崗位[35],它仍在4月通過工資保護計劃英語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獲得了100至200萬美元的貸款,該計劃要求維持212個工作崗位。[36]2020年7月,書店再次解僱了12名新僱傭的員工。[37]到了10月23日,書店所有者南希·巴斯·懷登在推特上發布聲明,稱書店正面臨倒閉危機。[38][39]這次求助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短短一周內,書店收到了2.5萬個線上訂單。[40]但這一舉措也引發了一些批評,尤其來自此前關注書店勞工問題的群體。[35]

巴斯·懷登因在4月和5月通過亞馬遜採購了價值11.5萬美元的圖書庫存(並在6月追加了價值6萬至20萬美元的採購)而受到批評。[41]此前,她曾公開指責亞馬遜對斯特蘭德書店的生存構成威脅。[36]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