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加坡唱片業協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加坡唱片業協會(英語: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Singapore),簡稱為:RIAS)是於1976年建立的新加坡非營利音樂協會,其前身是新加坡唱片錄影工業協會(英語:Singapore Phonogram Videogram Association,簡稱為:SPVA)。新加坡唱片業協會身為新加坡唱片業的代表機構,負責製作官方音樂排行榜和頒發唱片銷售認證[1]

快速預覽 簡稱, 成立時間 ...

唱片認證

新加坡唱片業協會在1994年6月前的專輯認證標準為金10,000、白金20,000[2]。1994年7月至2007年10月的專輯認證標準為金7,500、白金15,000[3]。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的專輯認證標準為金6,000、白金12,000[4]

2009年12月後的專輯認證標準為金5,000、白金10,000[5]。2019年新增單曲認證,其標準和專輯認證相同,而專輯認證從原本根據銷售量認證增加根據市場價值的認證方式,每價值10美元可折合1張專輯銷量[1][6]

銷量排名統計方式

自2001年唱片銷量組織更名為RIAS開始,全年十大唱片銷量榜是依照實際銷量來得出排名。[7]在此之前,所有SPVA十大中文唱片銷量排名都不是依照實際銷量來排名,有欠公平性。[8]而在「新加坡金曲獎」所頒發的年度最暢銷專輯獎,亦僅依照SPVA銷售榜上的成績來頒發獎項,得獎專輯未必是實際銷量最高。另外,限定評分日期的既定規則,有機會令到一些歌手損失入圍機會。例如:在1999年11月所舉行的第六屆新加坡金曲獎,當中的年度最暢銷專輯獎是計算自1998年6月15日至1999年6月13日的合格期內,[9]在新加坡唱片影視工業協SPVA(Singapore Phonogram & Video Association 排行榜上的成績,引致鄭秀文及范文芳等在五月開始發片的歌手,[10]由於不夠分數,而損失入圍銷量大獎的機會,而在該年度五月至六月期間己計算的銷量亦不能計算在下年度的新加坡金曲獎中的銷量大獎裏頭,這是新加坡金曲獎制度上的弊處, 未能反映出專輯實際的成績。

另外,在九十年代由於有一些唱片公司認為銷量是商業機密,故不願對外公布唱片的實際銷量。[11]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