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加坡—美國關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加坡-美國關係是指歷史上的新加坡與美國,以及現今新加坡共和國與美國的外交關係。新加坡和美國之間的關係歷來穩固強大和友好,擁有廣泛的軍事、經濟、文化和商業聯繫。根據2010年公布的「美國全球領導力報告」顯示,77%的新加坡人支持由歐巴馬領導的美國政府。雖然支持率在2011年出現了小幅下降,但在亞太地區仍然處於最高水平[1]。

歷史

早在1836年4月7日,美國在當時隸屬於大英帝國海峽殖民地的新加坡建立了領事館。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因被迫脫離馬來西亞而宣告獨立。1965年8月11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承認新加坡共和國後,正式建立起外交關係,美國於1966年在新加坡建立領事館[2]。
新加坡的首任總理李光耀曾多次訪美。1967年10月,李光耀首次訪美,在芝加哥一個午餐會上,他向商人與企業家講述了新加坡如何從一座小漁村發展成為擁有200萬人口的大都市的過程[3]。2009年10月29日,李光耀在美國會見了美國總統歐巴馬[4]。2011年,美國前總統喬治·沃克·布希訪問新加坡,出席2011巴克萊亞洲論壇。訪問期間會見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前內閣資政李光耀。2014年6月21日-26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問美國,期間會見美國總統歐巴馬、美國副總統喬·拜登等人[5]。
新加坡是2018年朝美首腦會晤的舉辦場地。
Remove ads
各方關係
自從1967年李光耀訪問美國後,美國開始對新加坡投資,惠普與奇異等美國大公司來新加坡投資設廠。1997年,新加坡有近200家美國製造公司[3]。
新加坡與美國於2003年5月6日簽訂自由貿易協議,2003年7月25日及2003年8月1日分別在美國眾議院及美國參議院獲得通過,2004年1月1日正式生效。自貿協議生效後,新加坡與美國的經貿關係出現增長,雙邊貿易額增長50%。而美國是新加坡最大的投資國,2013年美國對新加坡投資額達到1540億美元。新加坡和美國還在2013年參加了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另外,新加坡與美國還簽訂互免簽證協議[7][8]。
新加坡與美國一直擁有廣泛的軍事關係。1990年11月,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與美國副總統丹·奎爾簽訂了備忘錄,規定了新加坡向美國提供海空軍基地,作為美國在東南亞的軍事部署。1991年12月,新加坡成為向美國海軍提供後勤補給的基地。美國自1990年代以來向新加坡出口武器,這些武器以海空武器為主[9][10]。2019年9月23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續簽了一項重要的防務協議,將允許美軍使用新加坡空軍和海軍基地的期限再延長15年至2035年[11]。
2022年俄烏兩國爆發戰爭期間,李顯龍總理在對美國進行工作訪問時參加的《華爾街日報》在同年4月1日主辦的對話會當中表示,新加坡雖然是美國唯一的「主要安全合作夥伴」,但不是美國的盟友。新加坡不會涉入美國的戰爭,或是當新加坡出事時要求美國前來搭救[12]。
根據美國與新加坡簽訂的戰略框架協議,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還在新加坡輪流部署[13]。從1981年開始,新加坡陸軍開始和美國太平洋陸軍舉行多次的軍事演習[10]。每當美國總統訪問新加坡時,美國的空軍一號也會降落在新加坡巴耶利巴空軍基地。
2011年,新加坡赴美國的留學生高達4,300人,為10年來的最高值。新加坡留學生大多數在哈佛大學、康乃爾大學、史丹佛大學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學習。為了讓更多的新加坡留學生進入美國學習,近年來新加坡留學生也開始選擇在美國高中學習。美國駐新加坡大使大衛·阿德爾曼說,不少新加坡人在美國留學,反映了新加坡與美國的關係「從來沒有這樣好過」[14]。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