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四軍第2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四軍第2師,全稱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第二師,皖南事變後由江北指揮部及所屬部隊編成,師長張雲逸,政委鄭位三,下轄第4、第5、第6旅和津浦路東、西兩個聯防司令部。最初全師共18000餘人[1]。
概述

皖南事變爆發後,1941年1月,該師由活動於淮河以南、長江以北、津浦路西側的江北指揮部及所屬部隊編成,在淮南地區堅持抗日[2]。該師成立後,立即投入激烈的反掃蕩戰鬥中,先後取得粉碎日偽軍對半塔集的掃蕩,打退反共軍對路西大橋地區的進攻等勝利,鞏固了淮南等抗日根據地。1942年2月,成立淮南軍區,第2師兼軍區機關。1943年春,羅炳輝任師長兼司令員,譚震林兼政委,韓振紀任參謀長,肖望東任政治部主任。路東、路西兩個聯防司令部分別改為路東、路西軍分區,分別由第5、第6旅兼兩個軍分區。同年秋,第6旅番號取消後,由第4旅兼路東軍分區,第5旅兼路西軍分區。這一年,第2師一面開展大練兵運動,提高部隊戰鬥力,開闢了楊州以西甘泉地區。
1944年開展攻勢作戰,襲擊盱眙、定遠兩城,攻克據點多處[3]。11月,擊退國軍對占雞崗地區的進犯。隨即重建第6旅。1945年2月,與新四軍第4師相配合,粉碎日軍控制淮河下游和三河水上交通的企圖。4月,連續攻擊盱蚌公路沿線的日偽軍,拔除津里、石壩等據點多處。8月,舉行反攻,先後收復定遠縣、天長縣、來安縣、嘉山縣、盱眙縣、六合縣等縣城,爭取六合3000餘偽軍起義。接著向懷遠縣推進。9月2日以後,第2師繼續攻克滁縣以南9個車站,破壞了浦口至滁縣段津浦路。第2師在抗戰中殲日偽軍20000餘人,部隊發展到30000餘人。9月,師部奉命率第4、第5旅北上魯南,與新四軍第4師第9旅合編為新四軍第4縱隊。原淮南軍區部隊編為獨立旅和第3、第4軍分區[4]。
Remove ads
最初編制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