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昌城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昌城墙
Remove ads

新昌城牆為舊新昌縣城城牆,位於今中國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南明街道城區,現存東城牆部分牆段及東護城河。

快速預覽 新昌城牆, 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

新昌為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吳越王錢鏐析剡縣東部新昌、善政等十三鄉置縣(時屬吳越國),縣治位於五山鄉石牛鎮(即今址),屬越州[1]。宋代舊有土城(始建年代不詳),後廢,僅鎮東(東),迎恩(西)、候仙(南)和共仁(北,亦作拱辰)四門名稱流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知縣萬鵬為防倭寇倡議築城,三十五年(1556)開工,次年落成,清順治、康熙、乾隆、嘉慶和道光時重修[2][3]

新昌城南倚南明山,北臨新昌江,東自新昌江引支流為壕。明嘉靖時城周六里(一千三百七十四丈,約4310.4米),高一丈七尺(約5.44米,清代有所增高),寬二丈四尺(約7.68米),設陸門四座,分別為東門應台門(今又名舊東門)、西門通會門、南門仰山門和北門濟川門,萬曆三十八年(1610)又在東北二門之間新開青陽門(今又名新東門)[2][3]。今僅存應台門至秀水橋長約720米的牆段(被陽光路和人民路分為三部分,城門已不存),其餘已改為環城路。城牆殘高4-5米,底寬約6.8米,頂寬約5米,外側用條石錯縫砌築,內側用塊石壘砌,中填泥土沙石[4],石料取自千佛岩後小寺岙石宕[5]

城內主要建築有縣署(位於城內西南,已不存,其址今仍為新昌縣政府)、學宮(新昌縣學文廟,位於城內東南(原在縣署東側並與之相鄰,南宋時遷至縣署東南一里,南面書案山[6]),已不存,其址今為浙江新昌實驗中學)、城隍廟(原位於西街,現存兩進,1986年遷至千佛岩[7])、關帝廟(原位於西街,原存照壁,1993年拆毀[7]:433)和南明書院(位於西門內縣署西側,已不存,其址今為南明小學[6])等。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