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渤海鳥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渤海鸟属
Remove ads

新渤海鳥屬學名Neobohaiornis)是反鳥亞綱渤海鳥科英語Bohaiornithidae滅絕的一個,化石發現於中國遼寧省早白堊世阿普第期)的九佛堂組。屬下包括單一物種喇嘛洞新渤海鳥N. lamadongensis),是從一副保存完好、帶有羽毛印痕的骨骼所獲知。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Remove ads

發現與命名

Thumb
復原圖

新渤海鳥正模標本MHGU-0288發現於中國遼寧省建昌縣附近喇嘛洞鎮的九佛堂組沉積物中, 是一副以背側視角保存的近完整骨骼,周圍大部分區域可見羽毛印痕[1]

2024年,沈才智等人根據此化石描述渤海鳥科英語Bohaiornithidae新屬新種喇嘛洞新渤海鳥(Neobohaiornis lamadongensis)。屬名Neobohaiornis組合希臘語前綴「neo」(意為「新的」)與渤海鳥的學名(由渤海及希臘文「鳥」組成[2]),指該分類單元的形態較渤海鳥科其它成員更為進階。種小名lamadongensis模式產地附近的喇嘛洞鎮[1]

描述

正模標本的複合骨大多均已癒合,因此該個體可能已生長完全。新渤海鳥肱骨長25公釐(0.98英寸),據此推測其重約47克(0.104磅)。相比之下,其近親渤海鳥可能重達162.46克(0.3582磅),其它渤海鳥科成員的體重也超過100克(0.22磅)。故新渤海鳥是該進化支已知最小的成員。與其它渤海鳥科相比,新渤海鳥有著更小的小翼羽和更多骶椎(超過七節)。[1]

羽毛

Thumb
新渤海鳥顱骨及羽毛印痕

新渤海鳥正模標本保存有大量羽毛印痕。頭上較長的羽毛可能並未形成羽冠英語Crest (feathers),儘管它們表面上很像這種結構。沈才智等人則將此解釋為死後埋藏變形造成的假象。翅膀上的原羽約為肱骨兩倍長,末端邊緣圓潤。尾部末端有一簇扇狀尾羽,後面綴著兩根長長的帶狀羽毛[1]

分類

沈才智等人(2024年)在系統發育分析中將新渤海鳥及其它渤海鳥科恢復到反鳥類的一個多分支英語polytomy中。結果如以下分支圖所示[1]

新渤海鳥 Neobohaiornis

BMNHC-Ph1204(未命名渤海鳥科[3]

周氏鳥 Zhouornis

齒槽鳥 Sulcavis

格雷琴鳥 Gretcheniao

俊鳥 Junornis

長爪鳥 Longusunguis

副渤海鳥 Parabohaiornis

渤海鳥 Bohaiorni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