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竹隘勇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竹隘勇線啟於1899年。是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專門圍堵台灣新竹山區一帶原住民之防衛線制度。

快速預覽 新竹隘勇線, 類型 ...

簡介

隘勇的防衛制度是台灣日治初期,日本政府沿著臺灣殖民地的邊境修築的邊防系統,將台灣原住民政權所轄的山地區域與其附近山腰或平地等由日本政府控制的地區,做一明顯的界線切割。而利用鐵絲,木牆,哨站所延伸或拓展的防衛線就叫做隘勇線。

新竹隘勇線再細分下,共有三條支線,分別為:

  • 鹹菜棚十寮十股赤柯坪-南河-中城-馬福社,該隘勇線配置30名隘勇,目的為保護山地附近村落。
  • 馬福社南方-內灣上坪南庄大東河,該隘勇線配置120名隘勇,目的為保護山地附近村落。
  • 南庄內山柏色窩中和亭風尾鱸鰻窟-大湳-八卦力小東勢獅里興。該隘勇線配置80名隘勇,目的為能夠讓台灣總督府所屬專賣局順利砍伐樟樹與製造樟腦

參考文獻

施亞軒,《台灣的行政區變遷》,2003年,台北,遠足文化出版社。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