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方大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方大鎮(1560年—1629年),君靜魯岳,又自號野同翁[1]直隸桐城縣(今安徽省桐城市)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萬曆十年(1582年)壬午科應天鄉試舉人,萬曆十七年(1589年)登進士[2],授大名府推官,擢拔為江西道御史,升遷大理寺丞,歷官左少卿。天啟元年(1622年),鄒元標馮從吾於北京創立首善書院,邀集同志講學,高攀龍鍾羽正葉向高等相繼在此議論時政,方大鎮亦應邀參與。遭給事中朱童蒙等彈劾,謂有東林之嫌,請予以禁毀。朝廷閹黨下令搗毀首善書院,鄒、馮皆去位。大鎮又卜卦得「同人於野」,自號野同翁,遂引疾歸里,隱居浮山下的「此藏軒」,與吳應賓論學,再後隱居「白鹿山莊」。大鎮天性至孝,母喪,守母墓,過度哀傷而卒,享年七十歲。[3]著有《方大理集》。有子方孔炤,孫方以智

家族

曾祖方敬義。祖父方泓。父方學漸,廩生。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