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參議院比例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參議院比例區,是日本參議院1983年選舉起,以全國為一個選區進行比例代表制選舉的制度,前身為全國區。1983年初實行時,參議院比例區以全國為一個選區,採取封閉式名單選出100名議員,其中每次改選一半的議員,即50名議員。2001年改為開放名單,同時參議院比例區的名額減少到96名,每次改選48名。2019年,參議院比例區的選舉改採封閉、開放混合使用的制度,並改回原本的100席次。[1]

概說

在依照比例取得選舉採取開放式名單,而1998年以前為封閉式,得票多者的前幾位為當選,得票順序也是日後議員出缺時,遞補當選的順序。2001年改為開放名單,選民可以投票給候選人或政黨,各政黨得票數為政黨票與該黨候選人的個人票合計,各政黨的當選者則按照候選人個人得票數決定當選順序。由於採用開放式名單,在社會上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演員運動員等(「人才政治家」)較容易在比例區當選[2]

在2019年參議院選舉的比例區議席選舉起,比例去議席由封閉式名單和開放式名單兩套制度混合選出(各黨名單可將前幾位候選人列入特定名額,由這些人優先當選(封閉式名單),其他人按照選民對候選人個人的投票數多寡而決定是否當選(開放式名單)),[3]同時比例區議席數亦改回1983年的100席。但這項改變被在野黨批為「荒謬」,認為圖利執政聯盟。他們認為因島根縣鳥取縣德島縣高知縣4個選區,被分別合為2個選區,導致被「併區」的選區無法推派現任議員,自民黨試圖用特定名額補救。[4]另外因為沒有設置特定名額人數限制,因此該制度可能使選舉方式變回封閉式名單制。

以下為在封閉開放混合制下使用「特定名額」制度的政黨及候選人人數。

更多資訊 政黨/選舉, 第25回通常選舉(2019) ...
Remove ads

主要政黨得票數

資料來源:[6]

本表只採計得票大於300萬張以上者。

封閉式名單

更多資訊 回, 年 ...

開放式名單

更多資訊 回, 年 ...
Remove ads

開放式名單(設置特定名額)

被列入「特定名額」(特定枠)的候選人競選時不能進行帶有候選人姓名的競選活動日語日本における選挙運動,並且在票中寫「特定位置候選人」的名字被計為政黨投票。例如某黨某兩位候選人被列為「特定名額」,那麼他們在競選時將被限制,例如:不能說出或在宣傳物品使用「請投(「特定名額」候選人名字)一票」等。

更多資訊 回, 年 ...
Remove ads

歷屆當選者

在日本選舉報導中會提及候選人是否曾擔任,或在職於相同職位。「新舊」欄中「現」指現任議員,「新」指從未擔任參議員的「新人」,以前曾擔任該職者再度當選則會歸類為「元」(從舊制度過渡到本屆連任標記為「前」,其餘標記為「原」)。序數欄中「補」指遞補當選日語繰り上げ当選

開放式名單

更多資訊 政黨, 黨內 順位 ...
Remove ads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