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對英美宣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日本帝國對美國和英國宣戰詔書(米國及英國ニ對スル宣戰ノ詔書)於日本時間1941年12月7日發表,此時距離日軍偷襲珍珠港和襲擊駐守馬來亞、新加坡、香港的英軍已過去七個半小時。12月8日當天,所有日本報紙的在晚間的頭版刊登了這份宣戰詔書。此後,直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在整個戰爭期間的每月8日都會再版該詔書,以重申日本的戰爭決心。

宣戰詔書
總結自[1]:
- 日本國為了各國睦鄰友好,同享萬邦共榮之樂,是大日本帝國外交的要義;
- 英美兩國肆意挑釁,擾亂東亞和平;
- 四年前,中華民國政府不明日本帝國的真心,擅自行動擾亂東亞和平,我日本帝國不得不大加撻伐。幸賴新的國民政府上台,帝國得以實現日華親善。而殘存之重慶政權為虎作倀,在英美的蔭庇之下,兄弟鬩牆不算,甚至勾結英美打著和平的幌子擾亂東亞以及稱霸遠東的野心;凡此種種,擾亂帝國和平通商、斷絕外界之經濟往來;
- 帝國一而再再而三的隱忍以圖和平,但美英毫無讓步。如此種種,帝國之生存面臨嚴重威脅。事已至此,帝國只有自存自衛,奮起衝破一切障礙;
- 祖宗神靈在上,朕所信賴之勇士,恢祖宗之弘業,迅速掃清障礙,確立東亞之永久和平,以保全帝國之光榮。
日本政府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東條英機在隨後的新聞中宣讀詔書稱,整個東亞和平到了不可避免崩潰的境地。儘管帝國已經竭力避免這點,並與美國建立一切的外交協調,但是美國非但沒有放棄之前的主張,反而與英國、荷蘭和中國結盟,要求帝國從中國撤軍,並暫停承認南京國民政府,廢除德意日三國條約,迫使帝國做出單方面讓步。作為回應,帝國知道最後一刻還在致力於和平,但美國仍未改變。如果順從美國的要求,不僅不可能完成在中國的事業,還導致帝國之生存岌岌可危。至此,帝國別無選擇,訴諸戰爭,突破現狀,實現自衛[2]。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