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海東緣變動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海東緣變動帶
Remove ads

日本海東緣變動帶(日語:日本海東縁変動帯)是指北海道西部其至北陸地方韃靼海峽附近其至日本新潟縣近海)的變動帶。又稱為日本海東緣應變帶 (日語:日本海東縁ひずみ集中帯[1][2])。

Thumb
日本海東緣變動帶的區分
(2003年日本地震調査委員會發表)
Thumb
日本海東緣變動帶的應變帶

概述

Thumb
日本列島周圍的板塊
Thumb
日本列島周圍的板塊

日本列島地處歐亞大陸板塊北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板塊四個板塊的交界處,是組成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一部分[3]。太平洋板塊、北美洲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板塊互相碰撞[4],使得日本列島逐漸從海底突起[5],這使得日本附近地區火山、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6][7][8]。而日本海東緣變動帶是歐亞板塊阿穆爾板塊)和北美洲板塊鄂霍次克板塊)的接壤處,是日本地震頻繁的地帶之一[9][10][11][12][13]

日本本州西北部處在日本海東南邊緣,這一區域主要是晚漸新世中中新世期間海底擴張產生的海洋地殼,而這一伸展構造過程形成了一系列南北向伸展斷層沉積盆地。然而,目前這一區域在收縮構造的作用下正在發生反演,形成背斜結構[14]。有研究認為本州西北岸正在形成早期的隱沒帶,但是這一理論並沒有被廣泛接受[15]。日本海東緣變動帶的板塊邊緣類型主要有2種假說。第一個是碰撞邊界說,第二個是轉形邊界說。

Remove ads

過去主要地震

Thumb
過去主要地震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