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運載火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運載火箭
Remove ads

日本運載火箭起步較早,早在1966年便用拉姆達運載火箭進行了首次發射,但不幸失敗。1970年2月11日,日本用4S日語L-4Sロケット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大隅號,成為繼蘇、美、法之後第四個發射衛星的國家[1]。其後相繼研製了Mu系列、N系列和H系列等運載火箭。目前日本的現役運載火箭是H3運載火箭艾普斯龍運載火箭

Thumb
H-IIB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目前日本的運載火箭主要由三菱重工(MHI)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主導,另外也有初創航太企業嘗試研發火箭(星際科技太空一號 (企業)等)。

宇宙科學研究所

拉姆達運載火箭

拉姆達運載火箭在1966年9月26日首次發射,經過四次連續失敗後,於1970年2月11日首次發射成功,將大隅五號人造衛星送入近地軌道[2][3]

Mu系列運載火箭

Thumb
Mu系列運載火箭

Mu系列運載火箭於1970年9月25日首次發射,但不幸失敗,後於1971年2月16日首次發射成功。2006年退役,由艾普斯龍運載火箭替代。Mu系列運載火箭中最大的型號為M-V運載火箭,火箭長30.7公尺,直徑2.5公尺,總重約140公噸,為三節式火箭,可酬載1800公斤的衛星至250公里的低地球軌道[4][5]

日本宇宙開發集團

N-I運載火箭

N-I運載火箭於1975年至1982年間共進行7次發射,6次成功[6],後由N-II運載火箭取代。[7]

N-II運載火箭

N-II運載火箭於1981年至1987年間共發射8次,全部取得成功,後被H-I運載火箭所取代。[8]

H-I運載火箭

H-I運載火箭於1986年至1996年間共發射9次,後由日本自主開發第一節的H-II運載火箭所取代。[9]

H-II運載火箭

Thumb
H-II運載火箭及其改進型號

為了滿足日本90年代發射大型衛星的需要日本宇宙開發集團(NASDA)研製了H-II運載火箭[10]。H-II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約10公噸,在1994年至1999年間發射了七次,成功五次。後來因成本和可靠性問題被H-IIA取代。[11]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H-IIA運載火箭

Thumb
H-IIA運載火箭與其改良版

為了解決H-II火箭發射成本高昂、可靠性差的問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在H-II運載火箭基礎上研製了H-IIA運載火箭。H-IIA火箭使用模組化設計,發射費不到H-II的一半,通過捆綁不同的固體推進器,來滿足各種發射需求,是日本的有太空活動坐標意義的大型運載火箭。

H-IIA運載火箭於2001年首次發射成功。在2015年12月以前,H-IIA運載火箭已發射29次,成功28次。2007年,日本使用H2A火箭發射了探月衛星輝夜姬。2009年H2A成功的實現了1箭8星的發射。[12]

H-IIA運載火箭唯一一次失敗是在2003年9月29日,在發射兩顆監視北朝鮮的軍事衛星時失敗。

H-IIB運載火箭

為了發射國際太空站所用的H-II火箭轉移飛行器,日本進一步研製了H-IIB火箭,其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到了8公噸,國際太空站軌道運載能力約16.5公噸,低軌道發射能力達到19公噸。[13]

2009年,日本用H-IIB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日本首架無人太空補給機太空站轉運飛船(HTV)。

艾普斯龍運載火箭

艾普斯龍運載火箭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與民間業者IHI AEROSPACE共同研發、用來發射人造衛星固體燃料火箭,於2013年9月14日首次發射成功[14]。該型火箭目前發射費用較高,需要降低成本,以提高商業發射的競爭力[15]

H3運載火箭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