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時時刻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时时刻刻
Remove ads

時時刻刻》(英語:The Hours,香港、新加坡譯《此時·此刻》)是史蒂芬·戴爾卓導演、戴維·黑爾英語David Hare (playwright)編劇的2002年美國劇情片,根據麥可·康寧漢同名小說英語The Hours (novel)改編,講述小說《達洛維夫人》對三名不同時代女子人生的影響。妮可·基嫚扮演1923年創作小說的作者維吉尼亞·吳爾芙茱莉安·摩爾飾演20世紀50年代頗有自殺傾向的家庭主婦,梅莉·史翠普飾演現代女子,為艾德·哈里斯詮釋的詩人朋友理察承辦聚會。[2]

快速預覽 時時刻刻The Hours, 基本資料 ...

影片2002年12月25日首映[2],27日開始限量發行,2003年1月14日在北美全面上映[3],以2500萬美元估計預算取得1.08億美元全球票房[4]

Remove ads

劇情

除了開場一幕描述維吉尼亞·吳爾芙於1941年投歐賽河英語River Ouse, Sussex自盡的場景,整部電影交錯敘述三個年代的同一天,並描述三位女性的生命歷程,分別是1923年的維吉尼亞·吳爾芙、1951年的蘿拉·布朗、2001年的克勞麗莎·沃恩。

維吉尼亞·吳爾芙妮可·基嫚扮演)生活在20世紀20年代初倫敦的郊區。她在與精神上病魔所帶來的折磨相抗爭的同時,她也在寫著她的小說《達洛維夫人》。

20年後,家住洛杉磯、為人妻母的勞拉·布朗(茱莉安·摩爾扮演)開始閱讀《達洛維夫人》。她深深感到這本書帶給她的啟迪,並對自己所選擇的生活產生了質疑。勞拉準備選擇自殺,但是最後她猶豫了:她決定選擇生存,但是生存在自己的世界裡。

最後是2000年代的克拉麗莎·沃恩(梅莉·史翠普扮演),一位現代達洛維夫人的翻版。克拉麗莎的前男友理察·布朗(艾德·哈里斯飾,布朗正好是勞拉拋棄的兒子),他因愛滋病而面臨死亡。沃恩卻在為他籌劃最後的聚會。理察在宴會開始之前,當著沃恩的面前跳樓身亡,他的母親勞拉的到來,給了沃恩新的啟示。

三位女人的故事相互交融,前後呼應,充滿了巧合。在故事的最後,鏡頭帶回維吉尼亞·吳爾芙獨自於歐賽河英語River Ouse, Sussex自盡前的時刻,還有她留給丈夫的獨白,要丈夫銘記著他們共處的歲月與時時刻刻。

Remove ads

演員

1923年
更多資訊 演員, 角色 ...
1951年
更多資訊 演員, 角色 ...
2001年
更多資訊 演員, 角色 ...
Remove ads

評價

《時時刻刻》普遍受到好評,爛番茄根據195條專業評論,結算出79%的好評度,平均分數7.5(滿分10分),觀眾投票分數84%,平均分數4.1(滿分5分)。該片在IMDb的平均加權分數為7.5(滿分10分)。Metacritic則根據40條評論,給予平均分數80分(滿分100分)。

獲獎

電影上映後入圍眾多獎項,電影整體、編劇、菲利普·格拉斯作曲的配樂,以基嫚、摩爾、史翠普為主的各演員表演尤獲認可。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