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昆卡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昆卡龍(學名:Qunkasaura)是薩爾塔龍超科泰坦巨龍類恐龍的一個屬,化石發現於西班牙羅韋科地晚白堊世(坎帕階至馬斯垂克階)的比利亞爾瓦德拉謝拉組。模式種為賓氏昆卡龍(Qunkasaura pintiquiniestra)。
Remove ads
發現與命名

昆卡龍正模標本為屬於單具個體的不完整骨骼。標本出土於2007年發現的一處屍骨層中,該層亦出土了多種泰坦巨龍類分類單元及其它恐龍、真鱷類和許多其它動物的骨骼。[1][2]
其於2024年被描述為泰坦巨龍類新屬新種。屬名Qunkasaura取自一座名為昆卡(Qunca或Kunka)的安達盧西亞村莊,該村位於西班牙昆卡省豐特斯,也是羅韋科地(Lo Hueco site)所在之處;希臘語詞彙saura則意為「蜥蜴」,亦指昆卡省20世紀的畫家安東尼奧·索拉。種名pintiquiniestra指塞萬提斯所作小說《唐吉訶德》中的角色Queen Pintiquiniestra。[1]
分類
系統發育分析中,Mocho等人在薩爾塔龍科後凹尾龍亞科內將昆卡龍恢復為匿蹤龍的姐妹群。分析還發現細長龍亞科是薩爾塔龍科的近親,Mocho等人亦據此命名演化支羅韋科龍類(Lohuecosauria)以包含二者。由分析改編而成的分支圖如下所示:[1]
薩爾塔龍超科 Saltasauroidea |
|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