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女王公園巡遊者足球俱樂部
英格兰足球俱乐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女王公園巡遊者足球俱樂部(英語:Queens Park Rangers Football Club,簡稱Rangers,縮寫QPR)是英格蘭大倫敦哈默史密斯-富勒姆區謝潑德叢林(Shepherd's Bush)的職業足球隊,與兩支英超球隊車路士和富咸為鄰。成立於1882年[1],主場為洛夫特斯路球場(Loftus Road),於2011年由英格蘭冠軍聯賽升級到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比賽。兩年後降回英冠。在2014年取得英冠升級附加賽冠軍重返英超,但翌年回降英冠。
![]() |

女王公園巡遊者的吉祥物原本是為稱為「Jude the Cat」的黑貓,但由於前義大利東主弗拉維奧·布里亞托利(Flavio Briatore)迷信黑貓會帶來不祥而被撤換[2]。
Remove ads
歷史
女王公園巡遊者是成立於1882年,由兩家地區性足球俱樂部合併而得,而合併後還獲得新名字,為「Queens Park Rangers」,以表示大多數球員是來自倫敦西北部的昆士柏區(Queens Park)。女王公園巡遊者於1889年成為職業俱樂部,但長期以來都是處於地區聯賽範圍。在1917年擁有自己主場地前,甚至前後借用了共二十個球場作為自己的主場。
1958/59年在聯賽改制下被編入丙組。1966/67年賽季以丙組球隊身份贏得英格蘭聯賽盃,是首支丙組隊獲得此殊榮。其後再於1968/69年賽季升級至甲組,但只打了一季便降回乙組。迄今最好成績為1975/76年賽季贏得甲級聯賽亞軍。隨後一直都只在升級降級邊緣裡掙扎,只有在1981/82年賽季獲得英格蘭足總盃亞軍才值得一提。
1992年為英超創始成員,但在1996年因在英超排第十九位而降級至甲組《第二級》;隨後更降至乙組《第三級》。直至2003/04年賽季才升回甲組《第二級》。2010/11年獲得英冠聯賽冠軍,再度升回英超。女王公園巡遊者升上英超後雖然大肆擴軍,但成績不濟,首屆僅僅保級成功,至2012/13年賽季保級失敗,回降英冠,但次年取得英冠第四名取得升級附加賽資格,最後取得升級附加賽冠軍,於2014/15年度賽季重返英超。不過重返英超的女王公園巡遊者位列聯賽榜末席,一年後降回英冠,之後一直在英冠比賽至今。
女王公園巡遊者近年曾經被易手。2007年11月7日由義大利商人弗拉維奧·布里亞托利獲得俱樂部擁有權,正式入主女王公園巡遊者。至2011年8月18日,俱樂部又再轉售予馬來西亞商人東尼·費南德斯(Tony Fernandes)。
Remove ads
Remove ads
俱樂部近況
主場球場
洛夫特斯路球場(Loftus Road)位於倫敦西部的謝潑德叢林(Shepherd's Bush)一條橫街,僅可容19,105名觀眾的小型球場,由於座位空間狹窄,被戲稱為「樂高樂園」(Legoland)。1904年啟用時為謝潑德叢林足球隊(Shepherd's Bush)的主場,1917年女王公園巡遊者才遷入作為主場。當卡雲農舍球場在2002-04年裝修期間,富勒姆曾共用洛夫特斯路球場為主場。在富勒姆之前,洛夫特斯路曾用作倫敦黃蜂欖俱樂部(London Wasps)的主場及舉辦拳擊比賽。
- 看台
「南非路看台」(South Africa Road stand)是球場四個看台中最大的,兩層結構,設有替補席、更衣室、球員通道、套房、辦公室、俱樂部精品店、售票處及新聞發佈室。「洛夫看台」(The Loft)是位於球門後方的兩層看台,2008年夏季在上下層分隔的廣告板處加設一個彩色記分牌。「埃勒斯利路看台」(Ellerslie Road stand)在1972年重建,因贊助而不斷更換名稱,但女王公園巡遊者的球迷一直沿用舊名稱。單層的高度是場內最矮的看台,它是著名的「R座」(R Block)所在地。在球場西面球門後方是「學校看台」(School End),看台的結構與「洛夫看台」相同。
Remove ads
俱樂部榮譽


Remove ads
球員名單
更新日期:2019年8月17日 (六) 16:06 (UTC)
粗體字為新加盟球員
^ 註解1: 按上場次數可增加至400萬鎊
Remove ads
著名球星
佳夫·阿倫(Clive Allen)
萊斯·阿倫(Les Allen)
保夫萊特(Jay Bothroyd)
史丹·保斯(Stanley Bowles)
祖利奧·施薩(Júlio César)
施斯(Djibril Cissé)
彼得·高治(Peter Crouch)
沙恩·戴利(Shaun Derry)
加利·法蘭西斯(Gerry Francis)
安東·費迪南(Anton Ferdinand)
萊斯·費迪南(Les Ferdinand)
魯尼·馬殊(Rodney Marsh)
阿倫·麥當奴(Alan McDonald)
法蘭·麥連托(Frank McLintock)
朴智星(Park Ji Sung)
保羅·柏加(Paul Parker)
菲爾·柏堅斯(Phil Parkes)
雷美(Loïc Rémy)
森巴(Christopher Samba)
大衛·施文(David Seaman)
杜利華·冼佳亞(Trevor Sinclair)
雷·韋建士(Ray Wilkins)
泰利·雲拿保斯(Terry Venables)
魯克·楊格(Luke Young)
Remove ads
與中國國奧鬥毆事件
北京時間2007年2月7日,QPR在自己倫敦的哈靈頓訓練基地同中國國奧進行熱身比賽,比賽第75分鐘時兩方因肢體接觸過大而大打出手,場面失控長達數分鐘,中國國奧方面的陳濤和鄭濤都受到重傷,特別是後者的下頜骨被對方的黑人球員打斷,而QPR方面球員在衝突後似乎毫髮未損,沒有人受傷。事件導火索的中國國奧隊員郜林在之後被國奧隊開除,其他六名參與鬥毆的球員也被提前遣送回國。[29]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