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昌昌
位于秘鲁北部省份拉利伯塔德大区的一个考古遗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昌昌(Chan Chan)是位於秘魯北部省份拉利伯塔德大區的一個考古遺址,在特魯希略西方5公里。昌昌為奇穆王國的首都,於850年至1470年間逐漸建成,15世紀時被印加帝國所毀滅,它是前哥倫布時期南美洲最大的城市,覆蓋的面積約有20平方公里,估計整座城市可以容納30,000人。
城市由十個設有護城牆的城堡組成,這些城堡用作禮儀、葬禮、廟宇、貯水及居住用途。
詞源
傑出的語言學家羅道夫·塞龍-帕洛米諾博士(Ph.D. Rodolfo Cerrón-Palomino)提出了一個基於克丘馬語的地名詞源解釋。根據他的假設,<Chanchan>這一形式以及其變體<Cauchan>和<Canda>,都可以從克丘亞語詞根 *kanĉa(意為「圍欄、柵欄、圍起來的地方」)和一個來源可能為艾馬拉語的克丘馬語地名構詞語素 *-n 來解釋。因此,如今的發音是「拼寫陷阱」的產物,因為最初使用字母組合<ch>是為了表示詞首的軟齶塞音 /k/。原始地名應為 *kanĉa-n(i),意為「圍欄眾多的地方」,其克丘亞化後的語音形式為 /kantʃáŋ/,拼寫為<Chanchán>。[1]
-
根據羅道夫·塞龍-帕洛米諾的詞源學分析,「Chanchán」的語音重構為 /kantʃáŋ/。
-
地名「Chanchán」被展示為與其他具有相同克丘馬語詞根 /*kantʂa/ 的地名相關聯。
Remove ads
特點
昌昌作為奇穆王國的首都,於15世紀達到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該城市的規劃在當時的拉丁美洲是最大的,城市分成城堡或宮殿等9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各自獨立。之後印加帝國將其吞滅。
登錄基準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表現人類創造力的經典之作。
- (iii)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約公元700年以來,奇穆人形成了自己的文明,建立了自己的帝國,統治著秘魯北部,直到1476年才為印加人所滅。他們的首都是錢昌,占地超過15平方千米。在市中心有10所王家的複合式建築。建造這些建築所用的時間加起來有250多年。每一所複合式建築都曾經屬於一位奇穆國王。當一位國王死後,他的居所就被密封起來,變成他的陵墓。建築工人再為下一位國王建造一所新的這種複合式建築。每一座複合式建築的入口都有一個巨大的庭院,後面是王室的房間、庫房和小庭院。國王的墓台平穩地置於其中,四周圍繞著許多房間,房間裡擺放著給國王帶往冥府的珍寶。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