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寧波城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寧波城牆,位於中國浙江省寧波市市區。寧波城牆是始於唐代的寧波老城的城牆,1930年代拆除。原城基現為環城公路。
歷史
唐長慶元年(821年)明州刺史韓察修建子城,乾寧五年(898年)明州刺史黃晟築羅城,北宋年間寧波城牆多次修繕,此時設有10座城門,分別為望京門、甬水門、鄞江門、靈橋門、東渡門、漁浦門、鹽倉門、達信門、鄭堰門、永豐門,元代初年城牆被拆除,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重築寧波城牆,設有6座城門,分別為東渡門、靈橋門、長春門、望京門、永豐門、和義門,明清時期城牆亦多次修繕,1923年拆除了6個城門的瓮城,1924年拆除靈橋門、東渡門,1927年7月寧波成立市政府,決議拆除城牆,1931年1月寧波撤市,城牆全部拆除,在城牆原址上建起環城馬路,僅剩慶雲樓(俗稱八角樓),為羅城的鐘樓,與鼓樓相對應,後於1956年毀於八一颱風,1958年被拆除[1]:471,部分城磚、條石用於建造華美醫院(今寧波市第二醫院)大樓[2]:35-38[3]。
相關遺存
位於海曙區姚江南岸、解放橋東側、萬豪大酒店西側,建於元代至正二十年(1360年),又稱鹽倉門,2003年進行考古發掘,除瓮城基址外,還發現南宋海船一艘,總發掘面積1600平方米[4],2010年12月公布為海曙區文物保護單位[5]。
位於中山西路與望京路交叉口,於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進行考古發掘,城牆始建於唐,為望京門北側的一段城牆基址,城牆基址距地表深0.24-0.5米,總長達79.5米,殘高1.46-1.86米,主要由唐末時期基槽和鋪墊層、唐宋至元代夯土牆、宋代包磚牆和護坡、元代至明清包石牆等部分構成,還發掘清理出晚唐五代至明清時期灰坑42個、灰溝7條,元代至晚晴民國時期水井7口,元代水池3個、建築基址6座,晚晴民國時期墓葬10座,出土文物有全國各地窯口的各類瓷器,還有石夯錘、磚瓦、陶玩具、銅錢等其他遺物[6],2018年8月3日公布為海曙區文物保護單位[7],2023年6月29日公布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8]。2020年6月13日,望京門遺址公園開工[9],用地面積12000平方米,2021年12月完工[10],2023年4月18日望京門城牆遺址博物館試開放[11],5月18日正式開放[12]。
Remove ads
圖集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