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朝閣院大學士年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朝閣院大學士年表,列舉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禎末年(1644年)的大學士等年表。其中包括明朝文淵閣大學士(正五品)、東閣大學士(正五品)、華蓋殿大學士(正五品)、謹身殿大學士(正五品)、文華殿大學士(正五品)、武英殿大學士(正五品)、翰林院翰林學士(正五品)、侍讀學士(從五品)、侍講學士(從五品)、國子監祭酒(從四品)。
洪武年間
吳元年(1363年)五月,朱元璋初置翰林國史院,設學士(正三品)、侍講學士(從四品)、直學士(正五品)、修撰、典簿(正七品)、編修(正八品)。洪武元年(1368年),改名翰林院。
洪武二年,置學士承旨,正三品,改學士為從三品,並增設待制(從五品)、應奉(正七品)、典籍(從八品)等官。
Remove ads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殺胡惟庸,罷中書省,廢除二千餘年來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親統六部[1]。洪武十四年,降翰林學士為正五品,並革除學士承旨、直學士、待制、應奉等官。但由於工作份量實在過於龐大,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不得不設殿閣大學士,為皇帝顧問,一開始大學士並無實權,類似今日的秘書之職[2]。
洪武十八年(1385年),更定翰林品員,定進士一甲(狀元、探花、榜眼)授翰林院修撰,二甲以下授編修、檢討,其品秩自學士五品以下至七品不等。同年廷試後,一甲進士丁顯等授翰林院修撰,二甲馬京等為編修,吳文為檢討,進士始入翰林。
Remove ads
建文年間
明朝建文年間,不設大學士官職。
永樂年間
Remove ads
洪熙年間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