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野廣域空氣簇射陣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野廣域空氣簇射陣列(日語:明野広域空気シャワーアレイ;英語:Akeno Giant Air Shower Array,縮頭字AGASA)是位於日本山梨縣北杜市明野町的大型地表宇宙射線陣列計畫。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20年5月22日) |
此條目過於依賴第一手來源。 (2020年5月22日) |
AGASA佔地面積100平方公里,由111個(地表)帶電粒子探測器和27個(地下)緲子探側器組成,每個偵測器至少間隔1公里,依序以一對光纖連結至中央電腦,由中央電腦控制與操作。[1][2]
AGASA的帶電粒子偵測器屬於閃爍體偵測器,可偵測初級宇宙射線與大氣之間的空氣簇射,來反推原始宇宙射線的,等於間接觀察到宇宙射線。AGASA的重要貢獻包括參與發現打破GZK極限(5×1019 eV)的超高能宇宙射線(UHECR),使UHECR成為粒子天文物理新興的研究課題。
Remove ads
歷史
東京大學宇宙射線研究所(Institute for Cosmic Ray Research,ICRR)於1977年設立明野天文台(Akeno Observatory),以空氣簇射主要研究對象。初期即建立1平方公里的空氣簇射偵測器。1987年,明野天文台開始建造AGASA計畫,1990年完工後成為UHECR研究的主力,直到2004為止,AGASA都是全球最大空氣簇射陣列。[3]
同一時間採用地面陣列研究UHECR的還有美國猶他大學蠅眼實驗(Fly's Eye),但與AGASA不同的是,蠅眼實驗利用帶電粒子游離氮氣產生的螢光來偵測UHECR,但蠅眼實驗於1992年退役,在原址重建、升級為高解析蠅眼高解析度蠅眼探測器(HiRes)。
AGASA團隊和HiRes團隊持續競爭UHECR研究的龍頭地位,但兩者後來於2004年合併為望遠鏡陣列計畫(TA),並於2008年展開觀測,此後AGASA的研究已經由TA接手。[4]
Remove ads
原理
![]() | 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
觀測結果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