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黃唐加拉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黃唐加拉雀(學名:Heliothraupis oneilli)是唐納雀科的一種鳥類。它僅分布在玻利維亞西部和秘魯南部的雍伽暖谷的較低處。儘管它在形態、鳴聲和進化上都很獨特,但它直到2021年才被正式描述,而發現和記錄也只發生在之前的二十年內。[1][2]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3年8月12日) |
Remove ads
分類與進化
明黃唐加拉雀最早由Daniel Lane和Gary Rosenberg於2000年10月在秘魯南部觀察到,直到2003年10月和2004年6月,他們才在秘魯南部的同一條路上第二次觀察到,且Lane捕捉了一隻鳥作為標本。2011年12月,Frank Rheindt在玻利維亞西北部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發現了這種鳥的繁殖地。[3]Lane等人於2021年正式描述了該屬種,正模標本是一隻雄鳥,於2019年1月27日捕捉於馬迪迪國家公園的Machariapo山谷。[2]該物種是單型種,沒有亞種分化。[3]
該物種的屬名中,Helio-來自古希臘語ἥλιος (hḗlios),意為太陽,後面的thraupis是裸鼻雀屬的學名,來自古希臘語θραυπις (thraupis),是一種小鳥,在現代生物學中所屬的類群目前尚不明確,唐納雀科的許多屬都以此結尾;種小名oneilli是為了紀念發現這種鳥的幾位鳥類學家的導師,美國鳥類學家John P. O'Neill,他長期從事秘魯鳥類研究和保護工作,並培養了許多年輕的秘魯鳥類學者。英文名「Inti」來自蓋丘亞語和艾馬拉語共有的詞彙,意為太陽。[3][4]
分子系統學研究顯示,黑臉唐拉格雀與明黃唐加拉雀為姊妹物種,其次為灰頭唐納雀,它們與近緣類群的關係如下(未包含所有相關物種):[2]
| |||||||||||||||||||||||||||||||||||||||||||||||||||||||||||||||||||
|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