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時間地理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時間地理學(英語:time geography)或時空地理學(time-space geography)是關於空間和時間過程和事件的發展中的跨學科視角,其中事件可以是社會互動、種間關係、社會和環境變化,甚至個人傳記。[1]時間地理學「本身並不是一個學科領域」[2],而是一個整合的本體論框架和視覺語言,其中空間和時間是動態過程分析的基本維度。時間地理學最初是由人文地理學家發明的,但如今已應用於交通運輸、區域規劃、地理學,人類學、時間利用研究、生態學、環境科學和公共衛生等多個領域。[3]瑞典地理學家Bo Lenntorp認為:「它是一種基本方法,每個研究人員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方式將其與理論考慮聯繫起來。」[4]
起源
瑞典地理學家托斯騰·哈格斯特朗基於他早期的關於瑞典人口遷徙模式的經驗研究中的思想,於1960年代中期創立了時間地理學。[5]他使用「一種關於研究時空框架內事件如何發生的物理方法」,尋求「一種發現大型社會環境機制運作方式的方法」。[6]哈格斯特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時空物理學的概念進步和物理主義哲學的啟發。[7]
哈格斯特朗最早的時間地理學表述非正式地描述了其主要的本體論特徵:在一定情景下,「個體在時空中畫出了一條軌跡」。「生活軌跡被束縛在一系列的制約之網中,其中有些制約是生理和身體上的需要所施加的,有些是私人和集體決定所施加的」。[8]哈格斯特朗表示「不可能提供所有可視作時空現象的制約的類別,」但他「初步描述」了三種重要的制約類別:
- 能力制約(capability constraints):由於個體的生物學結構和/或他們可掌握的工具而對其個體活動的限制,
- 組合制約(coupling constraints):「界定一人必須在何處、何時以及持續多久地與其他人、工具和材料一同進行生產、消費和交易」的限制(與關鍵路徑分析密切相關),以及
- 權威制約(authority constraints):對領域或「時空實體的限制,其中事物和事件在特定的個人或特定的群體的控制下」。[9]

哈格斯特朗用新創立的圖形符號形式說明了這些概念(一定程度上是受音樂符號的啟發),[10]如:
- 時空水族館(space-time aquarium)或時空立方體(space-time cube),以空間和時間坐標的軸測投影的形式表示各軌跡;
- 時空稜柱(space-time prism),它表示在特定的能力制約和組合制約的情況下,個體在時空中可能的行為;
- 軌跡束(bundles),它們是軌跡的匯合處,部分是由於它們的能力制約和組合制約而形成的,並且有助於創建「地方秩序嵌套(pockets of local order)」;
- 同心管(concentric tubes)或可及性環(rings of accessibility),標示特定個體的某些能力制約,例如空間大小有限,手、口、聽覺和視覺能力有限;以及
- 領域的嵌套層級(nested hierarchies of domains),表示特定個人或群組的權威制約。[11]
儘管這種創新的視覺語言是時間地理學的基本特徵,但哈格斯特朗的同事Bo Lenntorp強調,它是作為基礎的本體論的產物,不能本末倒置。記號系統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工具,但是對於豐富的世界觀而言卻是相當貧乏的反映。許多情況下,記號工具一直是時間地理學的標誌。但是,作為基礎的本體論才是最重要的功能。[12]時間地理並不只是與時間-地理圖有關,就像音樂不只是與音樂符號有關一樣。哈格斯特朗隨後解釋說:「這其中蘊含的是一個四維世界的形式。它不能完全以圖形方式描繪。但話說回來,人應該能夠足夠清晰地想像它,以便指導經驗和理論研究。」[13]
到1981年,地理學家奈傑爾·斯里夫特和艾蘭·普瑞德已經在為時間地理學辯護,以反駁那些認為其「只是空間和時間組織的僵硬的描述性模型、只能用於可達性制約分析(以及社會工程學的相關活動)」的人。[14]他們認為,時間地理學不僅僅是制約的模型;它是對現實的靈活而發展的思考方式,可以補足多種理論和研究方法。此後的幾十年中,哈格斯特朗等人一直在努力闡明他最初的一套概念。[15]哈格斯特朗晚年時不再使用「時間地理學」一詞來指代這種思維方式,而改為使用諸如「拓撲生態學」等。[16]
Remove ads
後續發展

自1980年代以來,時間地理學已得到社會科學、[18]生物科學[19]和跨學科領域的研究者的應用。
1993年,英國地理學家吉莉安·羅斯指出:「時間地理學在關注人們的日常軌跡方面與女性主義是相通的,並且和女性主義類似,通過考慮制約因素,將這類軌跡與更大的社會結構聯繫起來。」[20]但是,她指出,時間地理學尚未應用於對女性主義者來說重要的問題上,她稱其為「社會科學男性化」的一種形式。[20]在隨後的幾十年中,女性主義地理學家重新審視了時間地理學,並開始將其用作解決女權問題的工具。[21]
GIS軟體已經能夠在各種空間尺度上計算和分析時間地理問題。這些分析使用了不同類型的網絡數據集(例如步行網絡、公路網絡和公共運輸時刻表)以及各種可視化策略。[22]GeoTime等專用軟體可以幫助進行時間地理視覺化和視覺分析。
班傑明·巴赫(Benjamin Bach)及其同事將時空立方體推廣為一個時間數據可視化的框架,該框架適用於所有能夠用兩個維度外加時間來表示的數據。[24]
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中,時間地理學方法在追蹤密切接觸者方面得到了應用。[25]疫情大流行限制了人類的物理活動,也使得時間地理學在後疫情時代交往虛擬化、數位化的背景下必須採用新的方法。[26]
Remove ads
參見
- 個體為本模型
- GIS與公共衛生
- 歷史生態學
- 歷史地理信息系統
- 物質流分析
- 社會代謝多尺度綜合評估
- 桑基圖
- 時空資料庫
- 時間-距離圖
腳註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