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晉朝君主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本表列出晉朝時期,晉武帝司馬炎建立的「西晉」、晉元帝司馬睿建立的「東晉」政權君主,及追尊未實際統治、不被廣泛承認的君主。

西晉

更多資訊 肖像, 廟號 ...
Remove ads

東晉

更多資訊 肖像, 廟號 ...
Remove ads

桓楚

更多資訊 廟號, 諡號 ...

十六國

時間軸

晉恭帝晉安帝晉孝武帝晉簡文帝晉廢帝晉哀帝晉穆帝晉康帝晉成帝晉明帝晉元帝晉愍帝晉懷帝晉惠帝司馬炎

圖例:

註釋

    註:

  1. 結合《三國志》、《晉書》、《資治通鑒》等記載之推論,司馬師本封長平鄉侯,後襲封司馬懿之舞陽侯,故後魏朝諡忠武,其諡號全稱應為舞陽忠武侯
    • 《晉書·卷二 帝紀第二》載:「以功封長平鄉侯……諡曰忠武
      --司馬師本封長平鄉侯,諡忠武。
    • 《晉書·卷二 帝紀第二 文帝》載:「(咸熙元年)夏五月癸未,天子追加舞陽宣文侯為晉宣王,舞陽忠武侯為晉景王」
      《三國志·卷四 魏書 三少帝紀 陳留王曹奐》載:「(咸熙元年夏五月)癸未,追命舞陽宣文侯為晉宣王,舞陽忠武侯為晉景王。」
      《資治通鑑·卷七十六 魏紀八》載:「舞陽忠武侯司馬師疾篤,還許昌,留中郎將參軍事賈充監諸軍事」
      --明確司馬師諡號為「舞陽忠武侯」,乃冠諡於「舞陽侯」爵。
    • 《晉書·卷三十八 列傳第八 齊王攸》載「及景帝崩,攸年十歲,哀動左右,大見稱歎。襲封舞陽侯
      --司馬師繼子司馬攸襲封舞陽侯,如此則司馬師應在司馬懿故後亦襲封舞陽侯。
  2. 桓玄奪權後改元興元年為隆安六年。
  3. 桓玄奪權後改元興元年為隆安六年。桓玄敗亡後,復稱元興年號。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总结
视角

    參:

  1. 《晉書·卷二十 志第十 禮中》:「魏朝初諡宣帝(司馬懿)為文侯,景王(司馬師)為武侯,文王表不宜與二祖同,於是改諡宣文、忠武。」
  2. 《晉書·卷二十 志第九 禮上》:「魏元帝咸熙元年,進文帝爵為王,追命舞陽宣文侯為宣王,忠武侯為景王。是年八月,文帝崩,諡曰文王。」
  3. 《晉書·卷一 帝紀第一(中華書局點校)》:「宣皇帝諱懿,字仲達,河內溫縣孝敬里人,姓司馬氏。……(嘉平三年)秋八月戊寅,崩於京師,時年七十三。……九月庚申,葬於河陰,諡曰文,後改諡宣文。……晉國初建,追尊曰宣王。武帝受禪,上尊號曰宣皇帝,陵曰高原,廟稱高祖。」(中華書局點校註:諡曰文後改諡宣文 各本皆作「諡曰文貞,後改諡文宣」。考異:「按禮志,魏朝初諡宣帝為文侯,景帝為武侯。文王表不宜與二祖同,於是改諡宣文、忠武。然則初諡文,無『貞』字也。禮志及文帝紀並稱舞陽宣文侯,宋書禮志同。此雲『文宣』,亦轉寫之誤。」今據改。)
  4. 《晉書·卷二 帝紀第二 景帝》:「景皇帝諱師,字子元,宣帝長子也。……以功封長平鄉侯,食邑千戶,尋加衛將軍……(正元二年春正月)辛亥,崩於許昌,時年四十八。二月,帝之喪至自許昌,天子素服臨吊……諡曰忠武。晉國既建,追尊曰景王。武帝受禪,上尊號曰景皇帝,陵曰峻平,廟稱世宗。」
  5. 《晉書·卷二 帝紀第二 文帝》:「文皇帝諱昭,字子上,景帝之母弟也。……(景元四年)冬十月,天子以諸侯獻捷交至,乃申前命曰:……爰胙茲土,封公為晉公……(咸熙元年)三月己卯,進帝爵為王……(咸熙二年)秋八月辛卯,帝崩於露寢,時年五十五。九月癸酉,葬崇陽陵,諡曰文王。武帝受禪,追尊號曰文皇帝,廟稱太祖。」
  6. 《晉書·卷三 帝紀第三》:「武皇帝諱炎,字安世,文帝長子也。……咸熙二年五月,立為晉王太子。八月辛卯,文帝崩,太子嗣相國、晉王位。……十一月……是時晉德既洽,四海宅心。於是天子知歷數有在,乃使太保鄭沖奉策曰:「咨爾晉王:……肆予一人,祗承天序,以敬授爾位,歷數實在爾躬。……」帝初以禮讓,魏朝公卿何曾、王沈等固請,乃從之。泰始元年冬十二月丙寅,設壇於南郊……禮畢,即洛陽宮幸太極前殿,詔曰:……於是大赦,改元。……(太熙元年夏四月)己酉,帝崩於含章殿,時年五十五,葬峻陽陵,廟號世祖。」
  7. 《晉書·卷四 帝紀第四》:「孝惠皇帝諱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也。……永寧元年春正月乙丑,趙王倫篡帝位。丙寅,遷帝於金墉城,號曰太上皇,改金墉曰永昌宮。……夏四月……逐倫歸第,卽日乘輿反正。……(光熙元年)十一月庚午,帝崩於顯陽殿,時年四十八,葬太陽陵。」
  8. 《晉書·惠帝紀》:永寧元年春正月乙丑,趙王倫篡帝位。
  9. 《晉書·卷四 帝紀第四》:「孝惠皇帝諱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也。……永寧元年春正月乙丑,趙王倫篡帝位。丙寅,遷帝於金墉城,號曰太上皇,改金墉曰永昌宮。……夏四月……逐倫歸第,卽日乘輿反正。……(光熙元年)十一月庚午,帝崩於顯陽殿,時年四十八,葬太陽陵。」
  10. 《晉書·卷五 帝紀第五》:「孝懷皇帝諱熾,字豐度,武帝第二十五子也。……光熙元年十一月庚午,孝惠帝崩。……(光熙元年十一月)癸酉,卽皇帝位……(永嘉五年六月)帝蒙塵於平陽,劉聰以帝爲會稽公。……(永嘉七年春正月)丁未,帝遇弒,崩於平陽,時年三十。」
  11. 《晉書·卷五 帝紀第五》:「孝愍皇帝諱鄴,字彥旗,武帝孫,吳孝王晏之子也。……建興元年夏四月丙午,奉懷帝崩問,舉哀成禮。壬申,卽皇帝位,大赦,改元。……(建興四年)十一月乙末,使侍中宋敞送箋於曜,帝乘羊車,肉袒銜壁,輿櫬出降。……(建興五年)十二月戊戌,帝遇弒,崩於平陽,時年十八。」
  12. 《晉書·卷六 帝紀第六 元帝》:「元皇帝諱睿,字景文,宣帝曾孫,琅邪恭王覲之子也。咸寧二年生於洛陽,……太興元年春正月戊申朔,臨朝,懸而不樂。三月癸丑,愍帝崩問至,帝斬縗居廬。丙辰,百僚上尊號。令曰:「……」是日,卽皇帝位。……(永昌元年)閏(十一月)月己丑,帝崩於內殿,時年四十七,葬建平陵,廟號中宗。」
  13. 《晉書·卷六 帝紀第六 明帝》:「明皇帝諱紹,字道畿,元皇帝長子也。……建興初,拜東中郎將,鎮廣陵。元帝爲晉王,立爲晉王太子。及帝卽尊號,立爲皇太子。……永昌元年閏月己丑,元帝崩。庚寅,太子卽皇帝位,大赦,尊所生荀氏爲建安郡君。……(太寧三年閏八月)戊子,帝崩於東堂,年二十七,葬武平陵,廟號肅祖。」
  14. 《晉書·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王導》:「昔我中宗(晉元帝廟號)、肅祖(晉明帝廟號)之基中興也。」
  15. 《資治通鑑·卷九十二 晉紀十四》、《建康實錄·卷第六》皆題為「肅宗明皇帝」。
  16. 《晉書·卷七 帝紀第七 成帝》:「成皇帝諱衍,字世根,明帝長子也。太寧三年三月戊辰,立爲皇太子。閏月戊子,明帝崩。己丑,太子卽皇帝位,大赦,……,尊皇后庾氏爲皇太后。(咸康八年)夏六月庚寅,帝不豫……癸巳,帝崩於西堂,時年二十二,葬興平陵,廟號顯宗。」
Remove ads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