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朗克-愛因斯坦關係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在量子力學裏,普朗克-愛因斯坦關係式[1][2]闡明,光子的能量與頻率成正比:
- ;
其中,是光子能量,是普朗克常數,是光子頻率。
普朗克-愛因斯坦關係式是因物理學者馬克斯·普朗克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而命名,又稱為「普朗克關係式」[3]、「普朗克公式」[4]或「愛因斯坦關係式」[1][5][6]。這關係式說明了光子的量子化性質,是解釋光電效應、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等物理現象的關鍵機制。
Remove ads
光譜形式
光波可以用以下光譜量來表徵:頻率、波長、波數、角頻率。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為
- 。
普朗克關係式也可以寫為
- ,
或採用角形式,
- ;
Remove ads
德布羅意關係式
德布羅意關係式將普朗克關係式推廣至物質波。路易·德布羅意主張,假若粒子擁有波動性質,則普朗克關係式應該可以應用於粒子。他假設粒子的波長為[6][7][8]
- ;
其中,是動量。
將這兩個公式合併在一起,可以得到
- 。
以向量形式來表達,
- 。
Remove ads
波耳頻率條件
波耳頻率條件闡明,當發生電子躍遷時,吸收或發射的光子的頻率與涉及到躍遷的兩個能級之間的能量差,彼此之間的關係為[9]
- 。
這條件是普朗克關係式的直接結果。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