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羅克洛斯隕石坑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普羅克洛斯隕石坑(Proclus)是月球正面位於睡沼東北邊沿的一座年輕撞擊坑,約形成於11億年前的哥白尼紀[1] ,其名稱取自古希臘新柏拉圖派哲學家、數學家暨天文學家普羅克洛斯(公元410年-公元485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側毗鄰已磨損的弗朗茨隕石坑、北面靠近較小的弗雷德霍姆隕石坑,明亮的皮爾斯隕石坑和被淹沒的耶基斯隕石坑分別位於它的東北偏東和東南偏東、東南和西南偏南則分布有格萊舍隕石坑和更小的克賴爾隕石坑。普羅克洛斯隕石坑西面瀕臨愛灣、西北偏北橫臥著仁慈湖,更後面是重巒疊嶂的金牛山脈,往東北分布有遼闊的危海,西南則是睡沼,再往前則是和諧灣和廣袤的靜海[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16.09°N 46.89°E,直徑26.91公里[3],深約1.94公里[4]。
普羅克洛斯隕石坑外觀輪廓明顯呈多邊形狀,東北側略顯平直,整體類似五邊形。隕坑壁高出月表不大,但邊緣完整清晰,幾乎未受到撞擊侵蝕,寬坦平整的內壁坑呈現出較高的反照率(僅次於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並顯示有一些坍塌的痕跡,它的東側內壁坡度約為29°[5]。根據施羅特亮度等級表標準,隕坑內側壁亮度達到8½°,為月球上最亮的對象之一。普羅克洛斯隕石坑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880米[4],內部容積約478.27公里3[4]。坑底表面崎嶇不平,除環坑底分布一些塌落的岩屑堆外,沒有其它醒目的地貌結構。
普羅克洛斯隕石坑位於一個延伸距離超過600公里的明亮射紋系統中心,並已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6]。該射紋系統分布不太對稱,其西北、東北偏北及東北面射紋最突出,而西南弧形區卻並沒有覆蓋噴射物,這表明該隕坑是形成於一次低角度的(10°-15°)撞擊。
該隕坑也是月食期間曾記錄到其表面溫度發生異常的撞擊坑之一,這主要是其地質齡不長,表面尚未形成能產生隔熱作用的表岩屑覆蓋層所致。
普羅克洛斯隕石坑東北偏北100公里處曾是阿波羅計劃的備選著陸點[1][7],但後來因阿波羅17號任務選擇了地質多樣性的陶拉斯-利特羅谷而被放棄。
Remove ads
月球瞬變現象
衛星坑
按慣例,月圖上最靠近普羅克洛斯隕石坑的隕坑將在其中心點旁標註一字母來識別它們。

- 衛星坑"普羅克洛斯 F"於197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更名為克賴爾隕石坑.
- 衛星坑"普羅克洛斯 A"、"普羅克洛斯 D"、"普羅克洛斯 G"和"普羅克洛斯 J"已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內側壁帶有深色輻射紋的撞擊坑列表》[8]。
-
衛星坑"普羅克洛斯 D"
-
衛星坑"普羅克洛斯 G"
參考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