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曾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曾懿(1853年—1927年),字伯淵,又名朗秋,號華陽女士,四川華陽人,清末民初知名女中醫、詩人、教育家,清廷誥封一品夫人[1]。


生平
曾懿出生於咸豐三年(1853年)九月一日,是曾詠與左錫嘉之次女。[1]她自幼天資聰慧,精通經史,擅長詩詞、書畫。其繪畫以山水見長,書法則專於篆書與隸書。因幼年多病,她決心研習醫理。二十歲時嫁於江南名士袁學昌,後隨其遊歷福建、安徽、江西等地。期間,她繼續潛心鑽研詩詞、醫學。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她將昔日所作詩稿輯為《古歡室詩詞集》。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將多年行醫經驗彙編成《醫學篇》八卷。後又出版倡導興辦女學的《女學篇》以及關於家庭料理的《中饋錄》。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後隨丈夫定居北京。民國十六年(1927年)冬在北京其次子袁勵准家中去世,終年75歲。[2][3][4][5]
家庭
曾懿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曾詠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進士,官至江西吉安府知府。母親左錫嘉是曾詠繼室,亦為才女,是湖南巡撫左輔孫女,安徽鳳陽府同知左昂之女。曾懿之弟曾光岷為光緒十五年(1889年)進士。[1][6]
曾懿之夫袁學昌光緒五年(1879年)中舉,官至湖南提法使。其祖父袁俊為道光九年(1829年)進士,父親袁績懋則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曾懿與丈夫亦為表親,袁學昌母親左錫璇是曾懿母親左錫嘉的胞姊。[1][6]
曾懿育有六子,分別名為勵楨、勵準、勵傑、勵衡、勵賢、勵宸。[1]其中次子袁勵准最為出名,他是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進士,末代皇帝溥儀之師。四子袁勵衡娶曾懿甥女張芷(其妹曾彥與張祥麟之女)為妻。[6]曾懿的後代還包括中國首位女外交官袁曉園(袁勵衡之女)、台灣作家瓊瑤(袁勵楨外孫女)、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袁行霈(袁勵傑之子)等。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