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曾氏菌科

格孢菌目的一科真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曾氏菌科
Remove ads

曾氏菌科學名:Tzeananiaceae)是子囊菌門座囊菌綱格孢菌目的一個,為一單型的分類單元,其下僅包含曾氏菌屬Tzeanania)一個,該屬也僅有臺灣曾氏菌Tzeanania taiwanensis)一個物種,生長在蟲生真菌巨針線形蟲草英語Ophiocordyceps macroacicularis子實體上,外形與同目的莖點霉屬真菌類似。2018年分子種系發生學研究將曾氏菌科發表為新科,目前僅知分布於臺灣,為臺灣特有種,模式產地為臺灣南投縣仁愛鄉翠峰,正模標本保存於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1]

快速預覽 曾氏菌科, 科學分類 ...

曾氏菌科得名自臺灣真菌學家曾顯雄(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退休教授),紀念他對臺灣蟲生真菌分類研究的貢獻[1]

Remove ads

描述

曾氏菌以分生孢子器英語conidiomata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為深棕色至黑色,壁有3至5層細胞厚,分生孢子柄退化為透明無隔板的產孢細胞(conidiogenous cells),分生孢子亦為透明,呈圓柱狀至滴狀,不具隔板。目前尚未發現曾氏菌的有性態英語Teleomorph, anamorph and holomorph[1]

分類

發表曾氏菌的研究人員給出的演化樹顯示曾氏菌自成一演化支,在格孢菌目中與暗殼腔菌科竹黃菌科較為接近,為兩者演化支的姊妹群[2]。但2019年有其他研究畫出的樹形顯示曾氏菌落在暗殼腔菌科的演化支內部,為Setophoma荷蘭語Setophoma屬的姊妹群[3]。目前曾氏菌仍被歸入曾氏菌科[4]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