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最上號重巡洋艦

重巡洋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最上号重巡洋舰
Remove ads

最上號重巡洋艦(日語:最上もがみ Mogami ?)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重巡洋艦最上級巡洋艦首艦。其艦名來源於日本山形縣莊內平原最上川

快速預覽 最上 もがみ, 概況 ...
快速預覽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Remove ads

年表

  • 1931年10月27日 在吳海軍工廠動工
  • 1934年3月14日 下水
  • 1935年7月28日 服役,編入第四艦隊
  • 1935年9月26日 在「第四艦隊事件」中受損,進行結構強度改裝
  • 1938年4月12日 20.3cm主炮換裝完成
  • 1941年12月7日 加入第七戰隊,參與入侵馬來亞的行動
  • 1942年3月1日 參加爪哇海海戰。與三隈號重巡洋艦共同擊沉美國海軍休斯頓號重巡洋艦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珀斯號輕巡洋艦
  • 1942年4月1日 進入印度洋展開破交行動,與三隈號重巡洋艦共同擊沉三艘英國商船
  • 1942年6月4日 參加中途島海戰,撤退時為了進行閃避魚雷動作,撞上三隈號重巡洋艦,黎明時遭中途島方面的陸基轟炸機編隊追擊致最上嚴重損毀,三隈斷後遭美軍航母艦載機擊沉,最上返國維修。
  • 1943年4月30日 航空改裝完成
  • 1944年10月24日 在雷伊泰灣海戰中編入西村祥治的艦隊,掩護扶桑號戰列艦參加了對雷伊泰灣的突擊,被美軍擊中起火,喪失戰鬥力
  • 1944年10月25日 由日本海軍自沉
Remove ads

航空巡洋艦

Thumb
改裝為航空巡洋艦後的最上號。在『あ號作戰』期間通過聖伯納迪諾海峽

1943年最上號進行改造工程,把後部建築含兩座主砲塔全部拆除,改建成水上飛機停泊甲板,完工後的最上號能運載11架水上偵察機,最上號成了一艘航空巡洋艦,目的是要增強偵察能力。

參加雷伊泰灣海戰與沉沒

Thumb
蘇里高海峽海戰中的最上(上)和扶桑(下)(1944 年)

最上號參加了1944年10月中旬開始的捷號作戰,與戰列艦山城號、扶桑號以及驅逐艦滿潮號、山雲號、朝雲號、時雨號編入第1遊擊部隊第三部隊,由西村祥治中將指揮,於 1944年10月22日下午3時從汶萊出發,以18節的航速前往蘇里高海峽。[1][2]

24日凌晨2:00和早7:00,最上號彈射了三架水上偵查飛機。上午10點前夕,第3部隊遭到美軍特遣艦隊約26架艦載機的攻擊,最上號遭到機槍掃射,造成8人傷亡。最上號將剩的兩架水上偵察機彈射出去,前往民都洛島。中午,一架偵察機報告雷伊泰灣有4艘戰艦、2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80艘運輸艦,南部有1艘水上飛機母艦、15架水上飛機,民都洛島以南有14艘魚雷艇和4艘驅逐艦,之後返回民都洛島的基地。[3][4]

當日晚上7點,最上號率領滿潮號、山雲號、朝雲號,於艦隊前方掃蕩灣口的魚雷艇,在晚上 11 點後擊退了魚雷艇,但卻受到山城或扶桑的誤射,造成三人死亡。 25日凌晨,艦隊遭到美國魚雷艇以魚雷攻擊,到凌晨3時30分,扶桑號、滿潮號、山雲號相繼沉沒,朝雲號受重創。山城號、最上號和時雨號繼續前進,但傑西·奧爾登多夫海軍上將的戰艦、巡洋艦和驅逐艦用雷達控制火力攻擊它們,導致山城號沉沒,時雨號撤退。最上號避開了魚雷攻擊,但三號主砲被直接命中而摧毀,艦體中央發生大火。[5][6][4]

3點45分,最上號向前方的砲火閃光處發射了四枚魚雷,3點57分施放煙幕並回頭向南撤退。船上火災尚未熄滅,藤間良艦長計劃在萊特島擱淺,艦員登陸以陸戰隊方式參戰。中野信行航海長說:「我想我們已經到達海峽的入口了。我們是海員,不能棄船。」但藤間艦長說:「這樣說是有道理,但是著火的軍艦是不可能衝進去的。」4點02分,艦橋被直接命中,藤間艦長以下司令人員皆戰死,由砲術長荒井義一郎少校接任指揮,但輪機故障,航速下降,魚雷和砲彈也被誘爆。[7][8]

志摩清英中將指揮的第二遊擊部隊抵達蘇里高海峽,但旗艦重巡洋艦那智號與最上號相撞。志摩中將決定撤退,並命令曙號驅逐艦護航最上號。最上號的通訊設備損壞,通信由曙號處理。日出後,兩艘船都遭到斷斷續續的。由於蒸氣噴出,輪機人員撤離,到8時30分左右,最上號已失去航行能力,火勢也無法撲滅。 9:00以後的空襲中,最上號兩枚炸彈命中(美軍報告兩枚魚雷擊中),擊毀了重油庫且前方艦體也發生火災。 10時30分,決定全體棄艦。曙號冒險靠近最上號左舷後方轉移船員,後於中午 12 點 30 分向最上號發射了一枚魚雷。下午 1 點 07 分,最上號左舷傾覆沉沒。[9][8][10][11]

至此,最上號戰死人數達190人,另有125人受傷[12]。 10月26日,「曙號」抵達馬尼拉,最上號的倖存者登陸。隨後,595名最上號的船員投入了菲律賓的地面戰鬥(馬尼拉戰役)。[13][14]

1944年11月21日,第7戰隊解散,最上號於同年12月20日除籍。[15][16]

碰撞事故

Thumb
與三隈號碰撞後艦艏受損的最上號。

太平洋戰爭期間,最上號發生了兩次碰撞事故。第一次是在中途島海戰中編於第七戰隊時,領先的旗艦熊野號在右前方 45 度處發現了美國潛艇「坦博爾號」,下令各艦向左齊轉 45 度。轉彎後再次發現了潛水艇,再一次命令向左急轉45度。然而艦隊中跟隨的其他各艦搞不清楚第二次轉向信號到底是新命令,還是對第一次命令的確認。結果跟隨的艦隻中,鈴谷號轉向45度,三隈號則轉向90度。隊形被打亂,最上號的船首撞進了三隈號左舷中部。[17][18]

第二次碰撞發生在雷伊泰灣海戰。志摩艦隊於凌晨4時15分抵達蘇里高海峽,發現了燃燒著大火的最上號。志摩艦隊的那智號誤以為最上號靜止不動,取右舷方向試圖從最上號前方駛過,但最上號當時實際是以 8 節的速度前進,於是那智號的左舷與最上號的船首碰撞。但也有說法指出是因為那智號誤射造成,據稱當時,那智艦上廣播「疑似敵方戰艦艦影,左前方有大火,擊退它」。那智號轉向右舷時發射了八枚魚雷,最上號取左舵避開魚雷而與那智號相撞。[19][20][21]。在修復羅盤時,最上號與志摩艦隊分開了。發令所長說:「我們不能當陸戰隊。海軍軍人要在船上才能發揮功能,所以想換乘別艦繼續任務。」荒井砲術長同意,最上號繼續南下。[22]

Remove ads

殘骸被發現

海燕號調查船(RV Petrel)在菲律賓蘇里高海峽大約1450米的海底,探測到了在二戰雷伊泰灣海戰中被擊沉的日本海軍「最上」號重級巡洋艦的殘骸。[23]

艦載機

參考文獻

  • 二戰日本海軍重巡洋艦戰史

註腳

Loading content...

關聯項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