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27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內設機構。

快速預覽 主要領導, 主任 ...

沿革

按照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和研究室、督導室、顧問室、辦公廳等單位。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後,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辦公廳等業務、行政單位逐步恢復。到1983年,設立了刑事審判第一庭、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研究室、辦公廳、人事廳、司法行政廳[1]

職能

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機關內設機構及新設事業單位職能》(法發〔2000〕30號)發布,其中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機關內設機構有研究室,職能是[2]

  1. 辦理審判委員會會務,開展總結審判經驗的調研及辦理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事項。
  2. 起草司法解釋及有關組織、協調、編纂等工作。
  3. 起草綜合性文件、報告。
  4. 負責司法統計。
  5. 負責宏觀調查研究工作。
  6. 參與立法活動,研究、徵集對法律、法規、規章草案的意見。
  7. 對下級人民法院和有關部門提出的法律適用問題進行答覆。
  8. 辦理或協調辦理涉港、澳、台的法律事務。
  9. 指導少年法庭工作。
  10. 辦理人權方面的事務[2]

目前研究室「主要負責起草司法解釋及有關組織、協調、編纂等工作;參與立法活動,研究、徵集對法律、法規、規章草案的意見;對下級人民法院和有關部門提出的法律適用問題進行答覆;辦理或協調辦理涉港、澳、台法律事務;負責少年法庭、司法統計和綜合性調查研究工作;負責指導性案例的編纂。」[3]

Remove ads

歷任領導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