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望舒詩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望舒詩稿》,戴望舒的代表性詩集,《雨巷》是該詩集的代表作,被選入中國大陸高中生高一語文課本。[1]
戴望舒的代表性作品有:詩集《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2]
寫作和出版
1928年,戴望舒因《雨巷》而得到「雨巷詩人」的稱號。[1]
1937年,戴望舒出版了第一部詩集《望舒詩稿》,出版社是上海現代書局,一共收錄現代詩63首,這部詩集包括了他早年的《我的記憶》和《望舒草》的全部詩歌,另外還有4首新作品,附錄里還有《詩論零札》、《法文詩六首》。[1]
內容
《夕陽下》、《凝淚出門》主要抒發人在自然里的「淒涼」之感;《寒風中聞雀聲》、《秋天的夢》、《靜夜》、《我的素描》主要抒發「憂傷」之感;《流浪人的夜歌》、《遊子謠》、《對於天的懷鄉病》則抒發了「遊子思鄉」之感;描寫女子的詩歌有《八重子》、《我的戀人》、《夢都子》。
傳世名句
《雨巷》:「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主題和風格
戴望舒的這部詩集充分體現了他的詩歌「感傷」的情緒,主要抒發內心的悲哀和寂寞孤獨。[1] 戴望舒曾留學法國,他的詩歌風格受到歐洲浪漫主義、早期象徵主義和中國唐朝晚期「晚唐詩風」的影響,重視「直覺、象徵、暗示」,發掘人的內心世界,又營造意境,風格則是晚唐的「柔美婉約」。[1]
評價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