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農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農
Remove ads
農樂最初源於集體農作文化,在農民作農活,鄉村聚會(婚禮)和朝鮮巫教的儀式中表演。現代的農樂已經演變成了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中國吉林省的中國朝鮮族農樂舞、韓國的韓國農樂分別於2009年、2014年列入世界非遺名錄。
中國境內的農樂舞多為近代傳入,包含滿洲國時期經由滿拓會社朝鮮族開拓團傳入的,如1927年從江原道移民至汪清縣大興溝鎮影壁砬子(今該村已改隸雞冠鄉)、1938年從慶尚南道移民至安圖縣長興鄉的。二戰後,部分朝鮮族在中共的帶領下歸化中國國籍並獲得中華民族身份[1]:726,其農樂藝術隨卽成爲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與祭祀有關的儀式部分被認定為「封建的」、「迷信的」東西遭取締,舞蹈部分則被強化朝鮮族民族性,其中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名錄的朝鮮族農樂舞有汪清縣象帽舞、桓仁縣乞粒舞和鐵嶺市假面舞,還有若干入選省級名錄的藝術形式,最終「農
Remove ads
參考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