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小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朱小蔓(1947年12月—2020年8月10日),女,江蘇南京人,中國教育學家,曾任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任所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生平
1973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1988年於東南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1992年獲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1992年至1993年,在莫斯科大學哲學系作訪問學者。曾先後在安徽師範大學、南京鐵道醫學院(現東南大學醫學院)、南京師範大學工作。1996年任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2002年調任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任所長、黨委書記,2008年起任北京師範大學農村教育農村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同時受聘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國際教育與價值觀教育聯合會價值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和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主任。[2]2020年8月10日,在南京逝世,享年73歲[1]。
學術貢獻
主要從事教育哲學、道德教育、教師教育、農村教育領域研究工作,發表論文一百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國家重點課題、教育部重大委託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標項目等科研項目20餘項。
社會兼職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第六屆理事會)[3],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
著作
- 《情感教育論綱》(1993年,南京出版社)
- 《小學素質教育模式理論》(第一作者)(1997年,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兒童情感發展與教育》(第一作者)(199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
- 《教育面臨挑戰——思想的應答》(1999年,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情感德育論》(200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 《教育職場:教師的道德成長》(第一作者)(2006年,教育科學出版社)
- 《家庭素質教育叢書》(主編)(1997年,南京出版社)
- 《道德教育論叢(1、2卷)》(主編)(2000年,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教育研究者的足跡(一、二)》(主編)(2003年,教育科學出版社)
- 《當代德育新理論叢書》(主編)(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 《研訓一體教師成長叢書》(主編)(2004年,教育科學出版社)
- 《20-21世紀之交中俄教育改革比較》(第一主編)(2006年,教育科學出版社)
- 《品德與生活》(小學1-4冊)(2003年,浙江教育出版社)
- 《品德與社會》(小學5-12冊)(2003年,浙江教育出版社)
- 《思想品德》(中學1-5冊)(2004年,教育科學出版社)
- 《道德與法治》(初中1-6冊)(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獎勵與榮譽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