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彥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渭安和王朱彥濱(1484年—1543年),號陽和道人,[1]明朝南渭國鎮國將軍朱膺鉙嫡長子,南渭榮順王朱音𡑠孫,明太祖朱元璋之來孫。[2]
生平
出生於成化二十年(1484年),[3]弘治元年(1488年)九月,明孝宗賜名彥濱。[4]弘治五年(1492年)六月,祖父朱音𡑠逝世。因原南渭長子朱膺䥯獲罪被廢為庶人,朝廷指定由彥濱之父朱膺鉙管理府事,但並未繼承王爵。[2]弘治九年(1496年)五月,朝廷按制度賜朱彥濱等輔國將軍誥命冠服。[5]
正德十二年(1517年),朱膺鉙去世。朝廷定由朱彥濱襲封南渭王,朱彥濱請求為父親追封。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追封朱膺鉙為南渭懷簡王。[6]先前,朱膺䥯與乳婦尹妙貴通姦生下長子朱彥淤,按例朱彥淤不得請封,但朱彥淤得以受封為鎮國將軍。朱彥淤死後,嘉靖元年(1522年)七月,朱膺䥯的妻子胡氏指使朱彥淤的遺孀鄭氏私下入京,上奏說朱彥淤的兒子朱譽梡應該襲封南渭王,卻被朱彥濱謀奪。禮部勘察上奏,明世宗詔命中使送鄭氏回國,並將其親屬鄭昇及南渭王府輔導官交由巡按御史逮捕問訊。[7]嘉靖二年(1523年)九月,明世宗派遣英國公張崙等為正使、翰林院編修黃佐等為副使,持節奉冊寶冠服封朱彥濱為南渭王,夫人吳氏為南渭王妃。[8]
嘉靖五年(1526年)正月,朝廷應朱彥濱所請,賜予他《大學衍義》及《四書大全》各一部;當時按例,郡王獨居一城,每逢朔望日,官吏都要朝見郡王,但朱彥濱襲封后,官吏多不來朝見,朱彥濱引用舊例請求。同月,世宗命湖廣永州府衛官吏朔望日按例朝見朱彥濱。[9]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朝廷賜朱彥濱書院額「崇正」。[10]明世宗聽聞朱彥濱有賢名,也在御屏上寫下他的名字。而朱彥濱也禮賢下士,時常與文人黃佐、朱袞、永州知府唐珤等人在零陵有所交遊。[1]
嘉靖十六年(1537年)八月,襄垣王府奉祀鎮國將軍朱仕坯以魯府樂陵王朱健概和朱彥濱為例,請求續封為襄垣王。禮部認為朱健概、朱彥濱是一時特恩續封,難以引用為例,明世宗於是駁回朱仕坯請求。[11]十七年(1538年)十二月,朱仕坯再引朱健概、朱彥濱為例提出同樣請求,禮部卻認為有例可循,接受了他的請求。[12]
朱彥濱曾購買很多豐腴的民田。其嫡長子朱譽橎正當壯年,但兒子們都夭折了,向朱彥濱請求撫養弟弟朱譽格的兒子朱定炪,獲准。[13]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朱彥濱逝世,時年60歲。朝廷賜諡號安和。[2]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十二月,朱譽橎襲封南渭王。[2][14]
朱彥濱墓葬在群玉山,1950年代後毀於開採。[1]
Remove ads
作品
岩下中流瀟水深,岩前修竹涵泉清。古零萬古與千古,春花秋月明江城。君不見兮又不見,名高海澤先賢傳。關哉岩平真可羨,曲水流觴會相勸。
「
」
永州朝陽岩《歌朝陽嵓用元次山韻》詩刻(嘉靖十八年(1539年)九月十五日)
- 《聚勝》榜書石刻[1]
南渭王孫菊坡子留有文集《菊坡集》,學者張京華、侯永慧一度以為朱彥濱即菊坡子,但經學者劉范弟指出二人卒年不同,張京華、侯永慧改變看法,認為菊坡子當是朱彥濱之孫。[1]
評價
- 《弇山堂別集》卷074:好和不爭,不剛不柔。
家庭
- 王妃吳氏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