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燮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朱燮元(1566年10月26日—1638年5月7日),原名懋賞,字懋和,號恆岳[2],一號石芝[3],行明二十一,浙江山陰縣(今屬紹興市)人,明朝政治、軍事人物。仕至兵部尚書貴州總督。
Remove ads
生平
萬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浙江鄉試舉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七十一名進士[4][5]。大理寺觀政。八月任大理寺右評事,二十三年升右寺副,山西恤刑,二十四年轉左,二十五年任蘇州知府,二十九年升四川按察司副使。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礦稅使太監孫隆在蘇州橫徵暴斂,激起以葛成為首的萬餘織工群起抗暴。時朱燮元已升川南道以「兵以御外寇者」為由反對武力鎮壓,採取勸諭解散。葛成挺身投案,要求免及他人。朱燮元又竭力說服上級,不僅免去葛成的死刑,而且不旁及一人[6],本年調廣東提學副使,三十三年升右參政。
萬曆三十五年(1606年)朱燮元以父母年高,告病棄官歸里,直到萬曆四十四年(1615年)才起任陝西按察使。萬曆四十六年(1617年)轉四川右布政使,四十八年升本省左布政使。
天啟元年(1621年)奢安之亂,奢崇明、安邦彥反,朱燮元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二年加升兵部右侍郎,本年升左侍郎,總督四川及湖廣荊、岳、鄖、襄、陝西漢中五府軍務兼巡撫四川。朱燮元堅守成都百餘日,以石砲破呂公車[7],又令秦良玉率白桿兵等收復重慶、永寧。天啟三年加升右都御史,四年加兵部尚書,六年丁憂歸。
崇禎二年(1629年)八月,安邦彥、奢崇明合兵十萬進犯赤水、永寧,朱燮元服闋起復,總督貴州、雲南、廣西軍務,移鎮遵義。誘敵深入,又派奇兵「繞其後,急擊之,賊大驚潰」[8],殺奢崇明、安邦彥。又招撫流亡,修路築驛,廣開屯田,西南遂安。朱燮元為之進少保,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後加少師、左柱國。
Remove ads
軼事
明史記載朱燮元在陝西遇到一位老人傳授他「風角、占候、遁甲諸術」,臨走時老人叮囑他:「幸自愛,他日西南有事,公當之矣」[9]。
朱燮元膀大腰圓,重達四百斤,飲食皆異於常人[10]。
著作
著《督蜀疏草》、《朱襄毅疏草》。
家族
曾祖朱箎,嘉靖丙戌進士,江西道御史。祖父朱以京,經歷。父朱褧,生員。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