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朱祜(?—48年),字仲先,南陽宛人,東漢初年軍事人物。其名又作朱福(《東觀漢記》,避漢安帝劉祜諱)或朱祐(《後漢書》)。早年與劉縯、劉秀兄弟深交,後隨劉秀征伐,從破洛陽,生擒秦豐,屢建戰功。作戰以納降克城為要,嚴禁士卒劫掠百姓,然軍士怨其約束過甚。為東漢開國功臣,名列雲台二十八將第八位。
生平
朱祜幼年父親便已亡故,母親回娘家復陽劉氏,因此朱祜常在舂陵鄉往來,與劉縯、劉秀兄弟關係親密。
更始元年(23年)二月辛巳(3月11日),更始帝劉玄即位,劉縯為大司徒,朱祜為劉縯護軍。十月,劉秀被任命為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至河北安撫郡縣,朱祜再被徵召為護軍。劉秀視其為心腹,常常親幸,一同起居。曾和劉秀一同宴飲,朱祜趁機勸劉秀稱帝:「長安的更始帝朝廷政治混亂,而公具有日角之相,正可謂天命所歸。」劉秀道:「召刺奸將軍祭遵來收捕護軍。」朱祜不敢再説。
朱祜從劉秀征戰河北,常常力戰陷陣,被封爲偏將軍,封安陽侯。期間更始二年(24年),與景丹、耿弇、蓋延、邳彤、耿純、劉植、岑彭、祭遵、堅鐔、王霸、陳俊、馬武等十二將軍跟隨吳漢,追擊賊寇於潞東,抵達平谷,又追擊到右北平無終、土垠之間,最後直到俊靡才返回[1]。
建武元年(25年)六月己巳(7月22日),劉秀即皇帝位,七月壬午(8月28日),朱祜被封為建義大將軍[2]。建武二年(26年),改封堵陽侯。
建武元年(25年),朱祜與大司馬吳漢、廷尉岑彭,執金吾賈復,右將軍萬脩,驍騎將軍劉植,揚化將軍堅鐔,積射將軍侯進,偏將軍馮異、祭遵、王霸等十一將軍圍更始帝劉玄的大司馬朱鮪於洛陽,時間達數月之久[3]。
朱鮪部將守東城者暗通消息,密約揚化將軍堅鐔清晨開啟上東門。朱祜與堅鐔與乘拂曉突入,與朱鮪激戰武庫之下,至辰時方休。此役朱鮪傷亡慘重,這也成爲朱鮪後續投降的重要原因之一。[4]
建武二年(26年)二月,與驃騎大將軍景丹率征虜將軍祭遵、漢忠將軍王常、騎都尉王梁、臧宮等進入箕關,向南攻擊弘農、厭新、柏華、蠻中的敵軍[5][6]。
建武二年(26年)八月,朱祜與大司馬吳漢、驃騎大將軍景丹、建威大將軍耿弇、執金吾賈復、偏將軍馮異、強弩將軍陳俊、左曹王常、騎都尉臧宮等人,隨從光武帝劉秀出征,在羛陽擊潰了五校軍,並使其部眾五萬人投降。同月,破虜將軍鄧奉因大司馬吳漢劫掠其家鄉新野,怒而占據淯陽反叛。十一月,征南大將軍岑彭率領建義大將軍朱祜、執金吾賈復及建威大將軍耿弇,漢忠將軍王常,武威將軍郭守,越騎將軍劉宏,偏將軍劉嘉、耿植等八將軍討伐鄧奉[7]。朱祜戰敗被俘。
建武三年(27年)夏,光武帝劉秀親自南征,和岑彭在葉、小長安多次擊敗鄧奉。最後,鄧奉通過朱祜肉袒投降,劉秀恢復朱祜官爵,大加賞賜。劉秀本想赦免鄧奉,但岑彭與耿弇上諫說:「鄧奉忘恩叛逆,反抗超過一年,以致賈復受傷,朱祜被俘。陛下已經到來,也不知道改過從善,卻親自在戰場作戰,兵敗才投降。如果不誅殺鄧奉,將無以懲惡。」於是鄧奉被處斬[8]。後劉秀派遣朱祜攻打新野、隨,都成功平定。
Remove ads
建武三年(27年)六月,建威大將軍耿弇在穰擊敗延岑,延岑轉而和秦豐部將張成聯合。朱祜率征虜將軍祭遵征討,與延岑在東陽作戰,斬張成。延岑逃走,歸順秦豐。朱祜此戰獲得張成先前從茂陵漢武帝廟中盜取的衣冠和九十七方印綬[9]。前進到黃郵,與岑彭合軍,受賜黃金三十斤。
建武四年(28年),朱祜與建威大將軍耿弇、漢忠將軍王常等人,討伐盤踞在望都和故安的西山軍十餘營,將他們全部擊潰[10]。五月,朱祜隨征虜將軍祭遵與建威大將軍耿弇、驍騎將軍劉喜等四將軍奉命討伐涿郡張豐,祭遵先到,擊破張豐[11][12],
十一月,秦豐被岑彭攻擊三年,被圍困在黎丘,士兵只剩數千,城中糧食將儘。劉秀認爲秦豐弱小,將岑彭派往進攻田戎,命朱祜率破姦將軍侯進、輔威將軍耿植代替岑彭包圍秦豐在黎丘。十二月,劉秀親臨黎丘前線,遣御史中丞李由持璽書招降秦豐,秦豐口出惡言拒降[13]。
建武五年(29年)正月,御駕返京前,劉秀頒敕令授予朱祜作戰方略,朱祜遂全力攻城[14]。六月,秦豐率母、妻、子九人肉袒投降,朱祜押送秦豐到洛陽,秦豐被斬殺[15]。大司馬吳漢彈劾朱祜無視詔命受降,違反軍令,劉秀並不加罪。朱祜又和騎都尉臧宮一起平定了陰、酇、築陽三縣的延岑殘黨。
Remove ads
建武九年(公元33年)六月,大司馬吳漢率橫野大將軍王常、建義大將軍朱祜、討虜將軍王霸、破奸將軍侯進四將軍,撃盧芳將領賈覽、閔堪於高柳,匈奴派騎兵援助盧芳,吳漢車隊遇見雨天,戰鬥不利,退還洛陽,朱祜駐屯常山南行唐,防備匈奴[16]。
建武十三年(37年)二月,朱祜上奏說:「古者人臣受封,不加王爵。」丙辰日(37年4月1日),光武帝下詔,將長沙王劉興、真定王劉得、河間王劉邵、中山王劉茂四人皆降爵為侯。丁巳日(37年4月2日):改封趙王劉良為趙公、太原王劉章為齊公、魯王劉興為魯公。[17]
四月,進封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戶。朱祜自己陳述功勞微薄而封國太大,願意只接受南陽五百戶就足夠了。劉秀不許[18]。
建武十四年(38年),揚武將軍馬成,屯兵常山、中山以防備北方,並領朱祜之營[19]。
建武十五年(39年)正月,朱祜入洛陽,奉還大將軍印綬,因留奉朝請。
建武二十七年(51年)五月丁丑(6月8日),劉秀聽從朱祜之議,效法經典,去三公中「大」字,下詔稱「昔契作司徒,禹作司空,皆無『大』名,其令二府去『大』。」改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太尉、司徒、司空[20]。
建武二十四年(48年),朱祜去世。子朱商嗣爵。
評價
朱祜性格質朴正直,崇尚儒學。打仗以平定城邑為目的,不以獲首級為目的。違詔令接受秦豐投降,乃至遭吳漢彈劾。又禁制軍士,不許他們掠奪百姓。當時軍士多喜歡放縱,故而對其有怨言。
家族
東漢鬲侯國(37年-?) | |||||
傳位 | 世 | 稱號及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第1任 | 始封 | 鬲侯 | 朱祜 | 12年 | 37年-48年 |
第2任 | 二世 | 鬲侯 | 朱商 | ? | ? |
第3任 | 三世 | 鬲侯 | 朱演 | ? | ?-102年 |
第4任 | 四世 | 鬲侯 | 朱沖 | ? | 113年-? |
永和五年(140年)仍見 |
鬲侯朱祜 | |||||
鬲侯朱商 | |||||
鬲侯朱演 | |||||
鬲侯朱沖 | |||||
相關
朱祜年少時即與劉縯、劉秀兄弟交好,後隨劉氏兄弟起兵,一直作爲親信得到信任。
- 朱祜和劉秀當年還在長安時,常常同乘一車出行,並一起買蜜合製藥物。後來劉秀追念這段往事,就賜給朱祜白蜜一石,問道:「比得上當年在長安時我們一起買的蜜嗎?」[21]
- 朱祜早年曾在長安求學,劉秀前去探望他。朱祜沒有及時接待,而是先登上講堂去講學。後來劉秀稱帝后,親臨朱祜的宅第,對朱祜開玩笑説:「主人該不會又丟下我去講學吧?」朱祜回答說:「不敢。」[22]
朱祜也是早期勸劉秀即帝位的人之一。更始二年,更始帝劉玄在長安無法控制諸將,政治混亂,朱祜趁機勸劉秀稱帝:「長安的更始帝朝廷政治混亂,而公具有日角之相,正可謂天命所歸。」劉秀當時還不願立即稱帝,於是回應道:「召刺奸將軍祭遵來收捕護軍。」
- 《秀麗江山之長歌行》中,辛新飾演朱祐。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