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權永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權永壁(中國朝鮮語:권영벽,1909年—1945年3月),又名權永碧、金昌萬、權昌郁、金秀南,朝鮮族,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政治人物,中共長白縣委首任黨委書記,2020年9月入選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1][2]
早期生涯
1909年,權永壁出生於朝鮮咸鏡北道鏡城郡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9年,他與其它朝鮮愛國志士一起流亡滿洲,落戶吉林省延吉縣瓮區東溝村。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共東滿特委於同年12月在瓮聲砬子(今安圖縣明月鎮)組織召開黨團會議,決定組建抗日游擊隊。權永壁積極參加,並於同年末加入中國共產黨。[3]:257[4]
1932年中共組建延吉游擊隊後,權永壁在依蘭溝參加了游擊戰,同年5月又在吉青嶺參加了襲擊關東軍的戰鬥。1933年,權永壁開始擔任中共延吉瓮區黨委書記。他組建立起農民協會、反帝同盟和互濟會等群眾組織,支援抗日游擊隊的武裝鬥爭,發展抗日根據地。同年11月,游擊區建立起人民革命政權,並建設了小型病院、被服廠、兵工廠等後方機構。1935年,日軍實施「歸村並戶」等政策後,權永壁根據指示帶領軍民轉移至車廠子。[3]:257-258[4]
長白縣委書記
1936年,中共將東滿人民革命軍改編為抗日聯軍第二軍,權永壁任二軍六師政治部宣傳科長(一說組織科長)。同年5月,他根據「東崗會議」精神率30餘人進入長白縣開展創建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工作。他化名金昌萬與黃錦玉扮作夫妻,以種地為名開展黨建工作。1937年春,中共長白縣委在十七道溝成立,下設3個特支、1個支部10個黨小組。權永壁任縣委書記。[3]:258[5]:215[4]
為消滅東北抗日聯軍和抗日根據地,日軍在長白縣實行「歸村並戶」的同時,發動大規模的武力討伐。權永壁組織群眾為抗聯部隊送糧食和物資,幫助抗聯部隊多次粉碎日軍的討伐,使長白根據地得到鞏固。他還派人去朝鮮普天堡偵察日軍軍情,幫助抗聯成功襲擊普天堡。[3]:258-259[4]
1937年10月,由於叛徒的出賣,權永壁等大部分中共長白縣委領導在十七道溝被朝鮮惠山日警逮捕。權永壁先是被押在朝鮮惠山和咸興的監獄,後被押往漢城西大門監獄。在長達8年的牢獄期間,他面對日軍的酷刑始終沒洩露黨和抗聯的機密。1945年3月抗戰勝利的前夕,權永壁等許多革命者被日軍警殺害,時年僅36歲。[3]:259[4]
Remove ads
紀念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