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仙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仙蕙(685年—701年10月9日),字穠輝[1],封永泰公主。唐朝時期皇族女性,唐中宗李顯第七女,韋皇后所生。
生母
墓誌銘稱她為唐中宗第七女,但未提及生母[2]。《新唐書》亦未提及她和永壽公主的生母[3]。《舊唐書》載其為韋皇后所生[4]。但與其妹安樂公主出生年份衝突。
根據《資治通鑑》表述,她和永壽公主並不是韋皇后的女兒[5]。韋皇后能否在四十個月內生育四女,存在疑問。有研究者認為仍有可能性,並進一步提出永壽公主、永泰公主為雙胞胎的可能性,「只是沒有史料佐證,只好存疑」[6]:111。
生平
公主早年生平不詳,在她出生之前(684年),其父李顯僅當了兩個月皇帝,即被祖母武則天廢為廬陵王,流放均州、房州。墓誌稱:公主姿色豔麗,端莊嫻雅,「使桃李之花為之遜色」,公主端莊豔麗,且才智聰慧,生知百行,中宗極其寵愛[2]。
聖曆二年(699年),父親李顯被祖母重新立為太子。久視元年(700年)九月六日,李仙蕙受封永泰郡主,食邑一千五百戶。以永泰郡主身份,下嫁武承嗣之子嗣魏王武延基[3][2]。
大足元年(701年),永泰郡主和丈夫武延基以及哥哥邵王李重潤(懿德太子)議論祖母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此事被張易之密告,祖母武則天大怒,史書記載武則天「皆逼令自殺」[7]。
神龍革命後,再度登基的父親李顯傷心愛子愛女慘死,追封李重潤為懿德太子,追封李仙蕙為永泰公主。神龍二年(706年)五月十八日,「有制令所司備禮,與故駙馬都尉合窆於奉天之北原,陪葬乾陵,禮也」[2]。改葬之後,號墓為陵[3],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陵級別的公主墳墓(只有皇帝皇后葬地才稱「陵」)。
Remove ads
關係
永泰公主墓
1960年9月,在發掘永泰公主陵的過程中,出土了《永泰公主墓志銘》。墓志銘作者為徐彥伯,但書寫者未署名[2]。
墓志銘記載的永泰公主去世日期為九月初四,而武延基和李重潤是在九月初三遇害。另外,墓志銘中有「珠胎毀月」的記載[2][8],加上根據骨片所還原的永泰公主骨盆比正常女性窄小,因此也有人據此認定,永泰公主沒有隨夫兄一起被逼自殺,而是懷孕待產,但因先天骨盆窄小,又受了夫、兄雙雙慘死的刺激,於其夫、兄去世次日,死於難產。
永泰公主陵陪葬品豐富,墓制宏大,封土堆高14米,東西南北各長56米,占地90.75畝,墓室全長87.5米,寬3.9米,深16.7米。此墓雖然被盜過,出土文物仍很豐富,共達1,354件,其中各類彩繪、唐三彩俑占878件。墓內有1,200多平方米的壁畫,畫面以人物為主,顏色鮮艷生動(後為空氣氧化失色)。[9][10]。目前,在永泰公主墓設立乾陵博物館。
Remove ads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