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作成
中國將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作成(1953年10月—),湖南省安化縣人,已退休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首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司令員、曾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中央軍委委員。在1970年展開軍旅生涯,在1979年的中越戰爭、1998年長江洪災等事件中立下較大功績。自1998年出任集團軍軍長十年後,李作成在2008年晉升成都軍區副司令員,並在2016年軍改後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司令員。
Remove ads
生平
李作成於1953年10月[1]出生於湖南省中部安化的梅城鎮啟安村的農民家庭,有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李作成是家中的大兒子。其父親為退伍的志願軍。李作成初中畢業後回村務農,以減輕父母負擔,並受村民的喜歡。1970年李作成入伍,編進廣西軍區獨立二師二營通訊班,期間入黨並當上班長。在之後提拔為營長、團參謀長[2]。
1979年2月17日,李作成率領陸軍第四十一軍某部八連奉命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協同戰友與越軍進行了26個日夜的血戰[1],李作成率領的八連共殲敵194名,殲滅越軍2個公安屯的公安軍,擊退越軍1營[3]。全連也因此立下集體一等功,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尖刀英雄連」,李作成被授予「戰鬥英雄」稱號[4]。戰鬥中,李作成右臂被子彈打穿。戰後,李作成作為作戰英模報告團成員在全國巡迴演講[5]。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上李作成當選主席團成員[4]。1983年李作成被調至廣西軍區邊境擔任邊防團團長,在之後1984年的老山戰役的炮戰中,李作成率領的部隊守衛了其觀察所所在的東興鎮[3]。
Remove ads
1991年,李作成升任廣州軍區守備第三師師長。1992年12月,廣州軍區守備第3師撤銷,李作成調任第41集團軍步兵第123師師長。1994年6月下旬,廣西發生嚴重洪災,李作成率部前往抗洪第一線,作出了重大貢獻,步兵第123師被中央軍委榮記集體二等功。1995年初,李作成被評為全國「百佳公僕」。1995年升至陸軍第四十一集團軍副軍長。1997年,李作成被授予少將軍階。1998年4月,李作成升任第41集團軍軍長。1998年抗洪搶險6月至7月,率領陸軍第四十一集團軍參與搶險救災任務,轉戰湖南、湖北,救出被洪水圍困的群眾1.7萬餘人。2002年1月,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擔任正軍職近9年後,2007年12月,調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2009年,被授予中將軍階[2]。
隨著習近平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李作成獲得更多晉升機會。2013年7月,非中央委員和非中央候補委員的李作成任成都軍區司令員。2015年7月31日,晉升上將軍階[2][5]。 2015年12月31日,出任新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首任司令員[2][5]。2017年8月,出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6]。2017年10月,在中共十九大上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7],並在隨後舉行的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軍委委員。2018年3月,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決定,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8]。
李作成還擔任中共十二大代表、中共十九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2022年10月,從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職位上退休。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