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公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公緒,字穆叔趙郡柏人縣(今河北省隆堯縣)人,東魏官員,李宣茂的孫子、李籍之的兒子、李徹的弟弟。

李公緒天性聰慧機敏,廣泛通曉儒家經傳。東魏末年,他擔任冀州司馬,後因患病辭官,在贊皇山隱居,不再與外界往來。北齊天保初年,朝廷以侍御史之職徵召他,他沒有就任。李公緒潛心隱居,樂於道法,又不熟悉世俗事務,因此決心不再做官。他尤其精通天文,擅長圖讖緯書之學,曾對子弟說:「我觀察齊的分野,福分德行並不深厚,國家的國運終將止於『四七』(即二十八年)。」 等到北齊滅亡時(577年),距離天保元年(550年)剛好二十八年。李公緒隱居度日,向來喜好著書,撰寫了《典言》十卷、《禮質疑》五卷、《喪服章句》一卷、《古今略記》二十卷、《玄子》五卷、《趙記》八卷、《趙語》十二卷(另一種說法為十三卷),這些著作都在世間流傳。李公緒既擅長陰陽之術,還藏有秘記,曾將其傳給子孫,但子孫並不感興趣,他臨終前取出秘記投入火中焚毀。他的兒子李少通,有學識、品行端正。[1][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