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劼人

中国小说家、翻译家(1891—1962)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劼人
Remove ads

李劼人(1891年6月20日—1962年12月24日),原名李家祥,抗戰時期亦笠生,曾用筆名老懶菱樂[1]四川成都人。中國小說家,翻譯家。

快速預覽 李劼人, 性別 ...

生平

早年曾赴法國留學4年零10月。與王光祈周太玄開辦了「少年中國學會」,創辦了《川報》和「少年中國學會成都分會」的刊物《星期日》等影響了諸如巴金艾蕪沙汀張秀熟袁詩蕘等一代青年的刊物[2]。在其文學生涯中,發表各種著譯作品近600萬字。被郭沫若稱為「中國的左拉」,法國漢學家溫晉儀稱李劼人的作品是中國現代文學中「中西影響相融合的一個範例」[3]

1962年12月24日晚在成都去世[4]

2014年10月24日,李劼人誕辰123周年之際,位於成都的李劼人故居經過4年多修繕重新開館。[5]

主要著作書目

  • 大河小說三部曲:《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及《大波》。其作品比較完整地反映了從甲午戰爭辛亥革命十幾年間四川的社會風貌和歷史變革,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氛和地方色彩[6]
  • 《同情》:中篇紀實小說
  • 《好人家》:短篇小說集
  • 《天魔舞》:長篇小說

主要翻譯作品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