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南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南央(1950年8月—),傳記作家、機械工程師,毛澤東前兼職工業秘書李銳之女。1990年離開中國,在美國多個科研機構任職。2014年退休後,在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員。著有《我有這樣一個母親》、《我的父親李銳》、《異國他鄉的故事》等書。
生平
李南央於1950年8月出生於湖南長沙,其父親李銳畢業於武漢大學機械系,為中國中共黨史專家,曾擔任毛澤東兼職工業秘書[1]。母親范元甄(1921年5月21日-2008年1月24日),農曆1921年4月14日[2](陽曆1921年5月21日)出生於武漢漢口。1943年與李銳導致第一次離婚,後復婚。1962年七千人大會後永久分手。[3]
1952年隨父母遷入北京,1963年進入北京第十女子中學學習並於1966年畢業。1968年至1979年在陝西汽車製造廠做大型衝壓工,1975年曾入學廠辦「七·二一」大學,兩年半學制汽車設計與製造專業。1979年調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廠工作。因1986年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中所做工作,破格授予工程師職稱。1988年從高能物理研究所借調到中原公司工作,並前往中美洲國家貝里斯,後因支持六四被高能所除名,1989年回國接受審查。
1990年乘火車繞道蘇聯,經東德到達西柏林,年底前往瑞士日內瓦歐洲核能研究中心工作。1991年6月份攜女兒到美國,參與德克薩斯州的超級超導對撞機的工程,其丈夫次年也來到美國,在達拉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1994年在加州的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擔任磁鐵工程師,2001年前往史丹佛大學直線加速器中心,2009年又回到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一直到2014年退休。退休後在史丹佛大學的胡佛研究所做訪問學者。[4]
Remove ads
事件
李銳在去世前將自己歷時80多年寫的1000萬字日記交給女兒李南央保管,讓她捐贈給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圖書檔案館。其後李南央繼母張玉珍在北京市西城區法院提出起訴,要求討回李銳日記。[5][6]隨後胡佛研究所向美國法院提出反訴,提出在捐贈物實際所在地的美國法院作出裁決。[7]據李南央透露,李銳去世後,其北京家中書房裡的所有書籍和文稿已被全部收走。[8]
案件於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西城區法院審理當天,張玉珍發表聲明,表示打官司不是自己的意願,「希望不要再來找我了」。對此,李南央做出反應,要求張玉珍撤訴。[9][10]目前日記內容由胡佛研究所向公眾開放,同時接受網上預約登記閱讀。[11]
2019年11月,中國的法院將日記的所有權判給了張玉珍,命令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所屬)將日記在30日內還給她。對此,史丹佛大學在美國的法院起訴張玉珍,要求法院澄清日記所有權。張玉珍在美國反訴史丹佛大學和李南央,因為侵犯版權、侵犯隱私、故意導致情緒壓力。李南央說:繼母張玉珍住在中國,超過90歲了,這個訴訟實際是中國政府進行的,目的是為了讓公眾看不到李銳的日記。[12]
2020年5月,張玉珍委任美國律師狀告史丹佛大學和李南央串謀偷竊李銳日記。案件於2024年8月下旬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開庭審理,庭審預計持續近半年。[13]
2013年,李南央經香港前往北京時所帶五十多本書籍《李銳口述往事》被扣,起訴北京海關部門,至今毫無進展。[14]
家庭
父親李銳畢業於武漢大學機械系,為中國中共黨史專家,曾擔任毛澤東兼職工業秘書[15]。
母親范元甄(1921年5月21日-2008年1月24日),農曆1921年4月14日[16](陽曆1921年5月21日)出生於武漢漢口。1943年在李銳被鬥時范元甄與鄧力群有染,導致第一次離婚,旋復婚。1962年七千人大會後永久分手。1979年李銳平反之後范元甄主動提出與李銳復婚,但遭到李銳的拒絕和李南央的反對[17]。范元甄退休後享受副部級離休幹部待遇。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