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懷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懷義(?—978年),後來為宋太宗(趙光義)避諱改名李懷忠北宋將領,涿州范陽縣(今河北涿州市)人。

宋太祖執掌禁軍時,李懷忠隸屬於太祖部下,擔任散都頭,逐步升任殿前都指揮使、都虞候,兼任開州刺史。乾德年間,他被授予東西班都指揮使,改兼富州刺史。開寶年間,李懷忠跟隨太祖征討北漢晉陽(今山西太原),戰事持續數月,未能攻克。當時正值酷暑,太祖打算撤軍讓士兵休整,李懷忠進言說:「叛軍困守孤城,城內沒有儲備,城外沒有援兵,形勢已是危急窘迫,若加緊進攻,破城就在早晚之間,臣願率領精銳士兵衝鋒在前。」恰逢天氣酷熱,作戰不利,李懷忠被流箭射中,卻仍帶傷奮力作戰,鬥志更加昂揚。戰後返回,他被授予散指揮使,升任富州團練使,改任日騎左右廂都指揮使。太祖巡幸西京洛陽,喜愛西京地勢處於天下中心,有將其定為留都的想法。李懷忠趁機進言:「東京開封府有汴渠漕運之便,每年可運送江淮地區的數百萬斛糧食,數十萬禁軍都依賴這些糧食供給,國庫儲備與精銳兵力也都集中在東京。東京作為國家根基,早已穩固,如今突然想要遷都,臣實在看不出此舉的益處。」太祖讚賞並採納了他的意見。宋太宗即位後,李懷忠改兼本州防禦使,逐漸升任侍衛步軍都虞候,兼任大同軍節度使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他改任步軍都指揮使,同年五月去世,朝廷追贈他為侍中。太宗錄用他的兒子李紹宗等三人擔任供奉官。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朝廷又錄用他的兒子李德鈞為借職。[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