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文海 (1932年)
中国历史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文海(1932年2月28日—2013年6月7日),男,江蘇無錫人,中國歷史學家,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1]專精晚清史、近代中國災荒史。1987年起開拓「近代災荒史研究」,填補中國近代史研究重大空白。
生平
1949年11月在無錫參加革命,195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9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班研究生,1955年7月畢業。[1]
1971年3月,調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工作,先後任理論處處長、宣傳部副部長等職。1985年6月任歷史系主任。1985年9月起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1987年10月起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1991年9月,兼任清史研究所所長。1994年6月至2000年9月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1]2004年當選中國史學會第七屆理事會會長。[2]
學術研究
李文海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對戊戌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進行了系統、深入和富於開拓性的探討,撰寫和主編了大量著述,如《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世紀之交的晚清社會》、《義和團運動史事要錄》、《太平天國社會風情》、《中國近代十大災荒》、《近代中國災荒紀年》、《災荒與饑饉》、《近代中國災荒紀年續編》、《邁向新世紀的人文教育》、《清史編年》(共12卷)、《清通鑑》(與戴逸合編)等近二十部學術著作,發表《告別二十世紀的歷史思考》、《近代中國災荒與社會穩定》等論文100餘篇。1990年,李文海同志被國家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