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延齡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昍(韓語:이훤,1699年7月13日—1719年11月23日),文叔,是朝鮮王朝後期王族,封延齡君연령군)。

生平

Thumb
延齡君神道碑

李昍是朝鮮肅宗的庶六子,生母為䄙嬪朴氏;肅宗二十五年(1699年)六月十三日寅時誕生於昌慶宮集福軒[1][2]幼名仁壽」。五歲(虛歲)時䄙嬪病逝,同年被封為延齡君。據載延齡君為人「溫柔警敏」,在肅宗的三個兒子中,延齡君最受寵愛[3];因為䄙嬪早逝,肅宗也特別呵護他[4]。肅宗三十三年(1707年),金東弼的女兒被許配給延齡君,封為商山郡夫人韓語상산군부인 김씨;然而金氏因病無法生育,他們沒有子女[5][6]。翌年(1708年),肅宗因大臣進言貞明公主宅第是「吉地」、「福家」而買下,賜給延齡君作為他以後的宅邸[7]。肅宗三十七年(1711年)十一月,延齡君染上天花並在同月康復[8][9]

延齡君自乙未年(1715年)起出宮居住,但是仍經常回宮為生病的父親侍奉湯藥。肅宗晚年健康狀況不佳[5],世子(後來的朝鮮景宗)在生母張禧嬪被賜死後逐漸精神失常[10];延礽君(後來的朝鮮英祖)則常被肅宗呵叱,且在生母淑嬪崔氏喪期有子而被肅宗厭惡。當時的老論派大臣閔鎭遠韓語민진원認為,1717年肅宗單獨召見李頤命韓語이이명(丁酉獨對),就曾表示世子不堪重任、想改立延齡君為王儲;不過之後肅宗和眾大臣討論後不改變儲君人選,決定讓世子代理聽政[10][11]

延齡君因過度操勞而引發「消中之疾」(糖尿病);肅宗四十五年(1719年)秋,他在一場宴會中患上「寒熱之疾」並很快病重,在十月二日過世,得年僅二十一歲(虛歲)。諡號孝憲;依其遺言,延齡君被葬在京畿道衿川縣樊塘里的䄙嬪墓附近[5][12](1940年,兩座墳墓被轉移到忠清南道禮山郡德山面韓語덕산면 (예산군)[13])。肅宗相當哀痛,此後一病不起[11]

Remove ads

家庭

Remove ads

系譜

更多資訊 延齡君家系圖 ...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