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海級導彈巡洋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海級導彈巡洋艦
Remove ads

李海級導彈巡洋艦是服役於美國海軍的一款導彈巡洋艦。該艦最初被歸類為驅逐領艦,但在1975年艦種重新調整時,被重新劃分為導彈巡洋艦。

快速預覽 概況, 技術數據 ...

此級艦採用創新的「雙端配置」設計,艦艏與艦艉均配備RIM-2㹴犬飛彈(後升級為RIM-67飛彈)飛彈發射系統,同時成為首款(也是唯一一款)未裝設主砲用於岸轟或艦對艦交戰的巡洋艦級別——此設計犧牲傳統火炮武裝,以換取更龐大的飛彈攜帶量。與前代法拉格特級相同,萊希級的主要任務為擔任航空母艦戰鬥群的防空與反潛屏障,並透過提供目標航向指引來協調航母艦載機作戰。

艦體沿用法拉格特級的動力系統,但採用更長的艦身設計,配備折線型「颶風艏」以減少巨浪中艦艏下潛現象,確保前甲板在操作艦艏飛彈發射器時保持乾燥。其他特點包括擴充的電力系統與提升的續航力。設計上的一大創新是採用複合桅杆煙囪英語Mack (naval architecture)(結合桅杆與煙囪的結構),使雷達可架設於不受排煙干擾的位置。[1]

Remove ads

發展

李海級的設計源自船舶特性委員會英語Ship Characteristics Board的SCB 172計劃[2]:299-303

1967年至1972年間,該級艦在SCB 244計劃[2]:304下進行了現代化改造,提升了防空作戰能力。除李海號在費城海軍船塢以3610萬美元的費用完成改造外,其餘艦艇的現代化工程幾乎都在巴斯鋼鐵廠進行。[3]

1980年代末,海軍對所有李海級再次進行新威脅升級英語New Threat Upgrade計劃的現代化改裝。該計劃新增了先進的對空搜索與追蹤雷達(AN/SPS-49AN/SPS-48E),更新了AN/SPG-55英語AN/SPG-55火控雷達和作戰指揮系統。並且除了武器系統,也對包括餐廳至主推進系統進行大規模改造[4] 。雖然該升級計畫費用相當高昂,但艦艇在改裝後的服役時間並不長,服役僅5年左右就因蘇聯解體後的軍費預算減少而退役。

Remove ads

核動力化

班布里奇號英語USS Bainbridge (CGN-25)是李海級的核動力版本,與企業號航空母艦長灘號核動力飛彈巡洋艦類似,也是該級的唯一一艘。 班布里奇號與李海級一樣,原先歸類為導彈驅逐領艦,後來才重新劃分為導彈巡洋艦。而在設計方面,雖然兩者的設計大致相同,[2]:331然而為容納兩座D2G核反應爐英語D2G reactor,因此整體排水量、艦長與艦寬增加。[2]:331

同級艦

快速預覽 概況, 技術數據 ...
更多資訊 艦名, 舷號 ...

補充

  1. 致敬美國首位五星上將威廉·D·李海
  2. 致敬美國海軍上將哈里·厄文·亞內爾
  3. 致敬美國海軍於內戰時期的將領約翰·洛里默·沃登英語John Lorimer Worden少將
  4. 致敬美國海軍於內戰時期的將領理察·戴爾英語Richard Dale准將
  5. 致敬美國海軍上將里奇蒙·K·特納英語Richmond K. Turner
  6. 致敬美國海軍查爾斯·弗農·格里德利英語Charles Vernon Gridley上校
  7. 致敬在珍珠港事件中犧牲並榮獲紫心勳章的海軍約翰·C·英格蘭英語John C. England少尉
  8. 致敬美國海軍五星上將小威廉·海爾賽
  9. 致敬美國海軍上將約瑟·李維
  10. 致敬美國海軍准將威廉·班布里奇

圖庫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