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立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立峯(1975年—),香港新聞與傳播學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及前院長。主要研究範疇包括新聞學、政治傳播、社會運動及公共輿論。李立峯長期關注資訊透明度、民意表達方式及公民社會變遷,並不時就相關議題撰文或接受媒體訪問。
學歷
李立峯早年就讀九龍工業學校,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其後於史丹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學術與公職
李立峯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曾任該院院長,並參與多項學術及社會調查項目。在香港社會運動、媒體制度及政治傳播等領域有豐富研究成果。2021年,李立峯曾以專家證人身份就唐英傑案作供,指出「光時」口號可有多種解讀。
公開活動
2025年3月27日,李立峯出席由台灣「中央研究院」主辦的「在高峰時刻以外: 2010年代香港社會動員的脈絡與變遷」演講,分析雨傘運動及反修例條例運動之間的關係,並探討其之間的動態演變,藉此了解:人們在心理上如何進行調節以適應社會轉變,並揭示從2010年至今,香港社會運動所展現的適應性韌力,從而揭示現今香港的社會心理圖像。[1]
2023年12月8日,李立峯出席由台灣「中央研究院」香港研究小組舉辦的「當香港研究走向全球」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主題演講中以調查和訪談資料指出,支持民主發展或者有運動參與經驗的港人,雖然整體社會態度上較為負面與悲觀,但實際上,香港公民社會仍以蟄伏(abeyance)形式存在。[2]
主要著作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