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覺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覺斯(?年—?年),字伯鐸,晚號龍水老人廣東東莞縣人。明末政治人物。

生平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改禮科、兵科給事中。三殿大工成,上疏頌魏忠賢功德,並劾劉鴻訓。崇禎帝即位,誅魏忠賢,李覺斯改戶科,奏薦東林諸臣,疏參十孩兒、五虎、五彪,遂下倪文煥於獄。閣臣錢龍錫因遼東事論死,覺斯以國體爲言,得減死為戎。遷應天府丞,轉南京太僕寺卿。崇禎九年(1636年)正月,李自成部十餘萬攻滁州,李覺斯盡力固守獲勝,留都不失。歷升順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尚書。崇禎十三年,以讞黃道周獄輕,遭嚴旨切責。削籍歸。

清軍南下,攻陷廣州,李覺斯降清。清順冶四年(1647年),張家玉起兵後,在李覺斯庭前等候三日,借錢籌餉,李覺斯不為所動。張家玉部下於是強行籍李覺斯家資犒軍。後來張家玉敗走,李覺斯乘機連絡清兵,對張家玉進行報復,發其先人墓冢,毀及家廟,滅其族。卒年八十四[1]

著作

有《晚翠居集》《伯鐸疏草》《端明堂詩集》。

評價

乾隆時,進士檀萃在《楚庭稗珠錄》中寫到:「(李覺斯)尚書以重臣遭國難,猶自怙其資,(張家玉)乞而不與,然後籍之,良不為過;乃恃前隙,反面倒戈,滅文烈之宗,真不齒人數矣!事具《明史》,豈可諱之?乃《廣志》猶列(李)尚書於名臣傳,與香山何相國一列褒之,載筆者伊誰,能無受金之疑乎?」

遺跡

李覺斯隱居的東莞常平隱賢山莊,至今尚存,已按原貌修復,並闢為「李覺斯紀念館」,由原國家主席楊尚昆親筆題名,1998年對外開放。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