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楊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楊播(453年—513年12月28日),字延慶,原字元休,自稱是恆農郡華陰縣(今陝西省華陰市)人,北魏官員。

生平

楊播原本表字為元休,太和年間,魏孝文帝元宏賜字更改。楊播的母親王氏是文明太后的表姑。楊播少年時善良正派,奉養父母盡責盡禮,虛歲十五時被舉薦為司州秀才,以內小起家官,很快出任內行羽林中郎,屢次升任給事中,兼領內起部[1]。楊播因為是皇室的外親,一再獲加給優厚的賞賜。楊播又以本官進釐北部尚書事務[1]。魏孝文帝詔令楊播巡視北方邊境,魏孝文帝親自送他到門邊,告誡用兵方略。太和十五年(491年),楊播出任員外散騎常侍龍驤將軍。北征都督。太和十六年(492年),楊播又加征虜將軍,都督北蕃三鎮,跟隨陽平王元頤出兵大漠以北討伐柔然,大勝後返回[2]。魏孝文帝嘉許楊播的功勞,賜給奴婢十人。同年秋天,楊播加武衛將軍、中道都督,率領騎兵三萬人,北出雞鹿塞五千多里,再次追擊柔然,到達居然山後返回[3][4][1]

太和十六年(492年)冬,北魏改創百官,楊播出任廷尉少卿、武衛將軍如故。太和十七年(493年),魏孝文帝親征南齊,楊播署理左將軍,經常率領一萬多騎兵保衛魏孝文帝。魏孝文帝到了洛陽後,在郟鄏建立都城,北魏遷都的計劃,楊播也秘密的參與其中。楊播以左將軍的身份和咸陽王元禧營造太極廟社殿庫,又修造千金堨,引濲水洛水灌溉京城。太和十八年(494年),楊播出任前將軍,次年跟隨魏孝文帝渡過淮河,前往壽春。太和十九年(495年)三月,北魏軍隊前進到鍾離,司徒馮誕在留守大營中去世,魏孝文帝命令魏軍撤退,詔令楊播率領步兵三千人、騎兵五百人作為全軍後衛。當時春水初漲,南齊軍隊大量到來,舟船和戰艦塞滿河道。楊播因為北魏各軍尚未完全渡過淮河,在淮河南岸嚴密布陣,親自站在最後。北魏各軍渡過淮河後,齊軍雲集,圍困楊播。楊播於是組成圓陣抵抗,親自搏殺衝擊,殺死很多敵人。交戰的第二天,魏軍的糧食耗盡,齊軍圍困更急。魏孝文帝在淮河以北眺望,但沒有舟船,無法救援。淮河水勢稍退,楊播率領精銳騎兵三百人越過齊軍的舟船,大呼道:「現在我要渡過淮河,能交戰的人來啊!」齊軍無人敢應戰,楊播於是保全部眾一起渡河[5]。魏孝文帝很讚賞楊播的英勇,賜爵華陰子,楊播很快出任右衛將軍[6][7][1]

太和二十二年(498年),楊播跟隨魏孝文帝征討南陽,魏孝文帝派武衛將軍宇文福與楊播為前軍[8],魏軍在鄧城擊敗崔慧景蕭衍,楊播進號平東將軍。當時魏孝文帝在漢江展示軍威,於上巳節設置宴會,魏孝文帝與彭城王元勰賭射箭,左衛將軍元遙和元勰一組,右衛將軍楊播和魏孝文帝一組。元遙射中箭靶正中心,已得滿分。魏孝文帝說:「左衛已得滿分,右衛不得不停止射擊。」楊播回答說:「仰仗皇上的恩德,或許可以一爭。」楊播於是彎弓發箭,也是正中靶心。魏孝文帝笑著說:「養由基箭術的精妙,又怎能超過這呢?」魏孝文帝於是舉起卮中酒賜給楊播說:「古人用酒來養病,朕現在用酒來嘉獎您的能力,可以說是今古的不同吧。」楊播又跟隨魏孝文帝到達懸瓠,因功進爵為伯[9][7],又出任太府卿,加平東將軍。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楊播出任假節平西將軍,率領三萬人前往洛州討伐巴帥泉榮祖[1]

景明元年五月甲寅(500年6月27日),北魏的北部邊鎮遭遇饑荒,楊播出任使持節、兼任侍中大使,出使恆州,慰問撫恤貧寒[10][11]。景明二年(501年),楊播再度出任左衛將軍、華陰伯如故。當年冬天外任使持節、都督并州諸軍事、安北將軍并州刺史。楊播情系故鄉,堅決推辭,朝廷允許,於是改任命為都督華州諸軍事、安西將軍華州刺史、使持節、華陰伯如故。永平二年(509年),楊播出任使持節、都督定州諸軍事、安北將軍定州刺史,華陰伯如故。楊播在華州的時候借占百姓的田地,被御史王基彈劾,司徒公高肇又加以誣陷,楊播因此被除去名籍、削除官爵為百姓,楊播於是閉門在家。延昌二年歲次癸巳十一月十六日(513年12月28日),楊播在洛陽縣依仁里家中因病去世,虛歲六十一。楊播的兒子楊侃停留楊播的棺木不肯埋葬,申訴多年,延昌三年(514年)冬才權葬於華陰縣。延昌四年(515年),高肇被殺,楊播的冤屈才得到審理。熙平元年(516年),魏孝明帝元詡詔令為楊播昭雪,恢復爵位,贈予使持節、鎮西將軍雍州刺史,華陰伯如故,諡號,熙平元年九月二日丙寅(516年10月13日)葬於華陰縣楊家舊墓[12][13][1]

Remove ads

其他

當初,尚書令王肅出任揚州刺史,出京暫停在洛陽東亭,朝中顯貴都聚集在此,魏宣武帝詔令諸王前去送別,楊播和侄子楊昱同時在踐行宴席中。酒酣之後,廣陽王元嘉、北海王元詳等人與楊播辯論道理,楊播不向他們屈服,元詳回頭對楊昱說:「您伯父性格剛直,不服道理,大不如您的父親。」楊昱上前回答說:「楊昱的父親遇到道德高尚的人就跟從高尚,遇到道德低下的人就跟從低下,伯父遇剛硬就不吐出,遇柔弱也不吞進。」在座的人都嘆服楊昱會說話。王肅說:「不是這個公子,怎能彰顯二公的美德。」[14][15]

楊播的家風醇正樸實,都注重仁義禮讓,兄弟間相互侍奉,如同父子。楊播性格剛毅,弟弟楊津楊椿性格謙和,與他人談話,自稱名字。兄弟們白天就在廳堂,整天相對,不曾進入私人房間。凡是得到一個美味的食物,兄弟們不齊集就不吃。楊家廳堂中,常用帳幕隔開,作為睡覺的場所,到了安睡的時候,還一同談笑。楊家自楊昱以下的晚輩,大多有學問志向,當時的人無不欽佩羨慕。一家之內男女上百人,五服內的親屬共同飲食,家中沒有嫌隙,北魏開國以來,只有盧淵兄弟和楊播兄弟如此,當時沒有人比得上[16][17][18]

Remove ads

家庭

祖父

  • 楊仲真,河內郡清河郡二郡太守[1]

父母

  • 楊懿,廣平郡太守、選曹給事中、使持節、安南將軍、洛州刺史、恆農簡公[1]
  • 樂浪王氏,幽州刺史、汝南莊公王融之女,封新昌郡君

兄弟姐妹

  • 楊椿,北魏侍中、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太保
  • 楊穎,北魏華州別駕
  • 楊順,北魏驃騎將軍、左光祿大夫、天柱府長史、三門縣伯
  • 楊津,北魏使持節、都督並肆燕恆雲朔尉汾顯九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并州刺史、北道大行台尚書令
  • 楊舒,北魏伏波將軍、參太尉高陽王府事
  • 楊阿難,追贈中散
  • 楊暐,北魏安南將軍、武衛將軍、南北二華州大中正
  • 楊氏,司空府參軍事元馗之母

子女

  • 楊侃,次子,北魏侍中、衛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濟北郡公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魏書/卷58》,出自魏收魏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史·卷041》,出自李延壽北史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