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楊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楊紀(546年—603年7月6日),名,字文憲[1],一名文紀,因被賜姓越勤氏,又稱越勤紀[2]弘農郡華陰縣(今陝西省華陰市)人,出自弘農楊氏越公房,北周、隋朝官員。

生平

楊紀年少時剛正不阿,有器量胸襟。楊紀的哥哥楊文思應當承襲父親的爵位華山郡公,他自認為不是嫡子,於是讓封給楊紀。保定四年(564年),楊紀襲爵華山郡公,食邑二千七百戶,以右侍上士起家官,後出任大都督、右游擊上士建德元年(572年),楊紀升任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出任魯山防主,又轉任安州總管司錄大象元年(579年),南陳永安郡太守李援向北周獻地歸附,安州總管蔣國公梁睿派遣安州長史楊紀率領兩萬人前往接應。楊紀又想要進攻弋陽郡,推進到義陽郡時,義陽郡太守胥尚兒棄城逃走。南陳將軍周法尚統帥的軍隊前來支援,楊紀擊退了敵人[2],以軍功升任開府,入朝擔任虞部下大夫,加上儀同三司楊堅擔任丞相後,楊紀跟隨梁睿討伐王謙,以軍功前後增加食邑總計三千戶。開皇元年(581年),楊紀出任使持節、資州諸軍事、資州刺史,又回朝出任宗正少卿,因事被定罪除去名籍。幾年後,朝廷恢復楊紀的爵位,任命為使持節、熊州諸軍事、熊州刺史。開皇七年(587年),楊紀生母韋始華去世,楊紀為母親守喪,很快被起復出任宗正少卿,改封上明郡公。開皇十八年(598年),楊紀出任宗正卿、兼任給事黃門侍郎,代理禮部尚書,加上開府儀同三司仁壽二年二月辛亥(602年3月1日),楊紀出任使持節、總管荊復硤鄀鄂岳灃朗辰九州諸軍事、荊州刺史[3]。仁壽三年五月廿二日(603年7月6日),楊紀在荊州州館中因病去世,虛歲五十八,諡號[4][5],仁壽四年三月丁酉朔廿四日庚申(604年4月28日)遷葬於華州華陰縣留名鄉歸政里的東原[1]

Remove ads

住所

楊紀的住所位於長安朱雀街西第二街太平坊,楊紀後舍宅建立了定水寺[6][7]

其他

楊紀曾與上開府李景一起將義城公主送到突厥[8]

仁壽年間,楊紀出使黃河以北,見到公孫景茂的精力不減,回京上奏了情況,於是朝廷就任命公孫景茂為淄州刺史[9][10]

仁壽初年,楊紀的堂侄楊素受到隋文帝寵信日見隆厚,楊素的弟弟楊約、堂叔伯楊文思、堂叔伯楊紀、堂叔伯楊異都官至尚書、列卿[11][12][13]

家庭

祖父

  • 楊鈞,北魏侍中、司空、臨貞文恭公[1]

父親

  • 楊寬,西魏尚書左僕射,北周大將軍、大御正、小冢宰、華山元公[1]

兄弟姐妹

  • 楊恆,西魏東宮直寢、華州刺史、敷西男,早亡
  • 楊文思,隋朝上大將軍、左光祿大夫、民部尚書、正平定公
  • 楊文志,北周大都督,過繼楊寬第五弟楊稚
  • 楊文懿,隋朝通議大夫、安陸郡太守、晉熙縣公
  • 楊文愻,隋朝內史通事舍人、大都督、普安縣開國男
  • 楊文願,隋朝右衛翊衛、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宜陽縣開國公
  • 楊氏,嫁北周大都督、安□□□□侯達奚昊

夫人

子女

  • 楊孝偡,隋朝屯騎尉、秘書郎、上明國世子[1]
  • 楊孝謩,隋朝右親衛[1]
  • 楊孝儼,隋朝秘書丞
  • 楊孝怡,唐朝膳部郎中、太僕卿
  • 楊智度,嫁隋朝上開府儀同三司、瀋州刺史、鄖靜公韋圓成[14]
  • 楊貴嬪唐高祖嬪妃[15]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隋書·卷48》,出自魏徵隋書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