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合成第五十八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合成第五十八旅
Remove ads

合成第五十八旅英語:58th Combined Arms Brigade),又稱「百旅之傑」「楊根思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八十三集團軍下轄的一個中型合成旅,駐地河南省許昌市、長葛、漯河。

快速預覽 合成第五十八旅, 存在時期 ...
Remove ads

歷史概述

1932年9月初,中共福安中心縣委福安蘭田舉行武裝暴動。9月14日,在福安溪潭雙陽村正式成立了以詹如柏為隊長、馬立峰為政委的閩東工農游擊第一支隊。這支部隊隨後於1934年9月30日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第一縱隊,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後編入新四軍戰鬥序列,後為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第一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五十八師[2]

儘管建制可追溯至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的紅軍部隊,但由於長期遠離中共中央未能接受正規化改編,也並未像陝北紅軍那樣在第一次國共內戰末期與中央紅軍取得聯繫併合編,所以五十八師的前身雖然具有「紅軍血統」,但五十八師並不被官方認定為「紅軍師」。相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崑嵛山紅軍游擊隊(即後來的步兵第七十九師)上。

長津湖戰役中,第五十八師第一七二團三連連長楊根思(入朝前曾被多次授予「戰鬥英雄」稱號)攻佔了長津湖以南下碣隅里外圍的制高點一零七一高地。1950年11月29日拂曉至上午10點,他親率第三排在長津郡下碣隅里外圍1071.1高地東南小高嶺的作戰中,打退美軍多次進攻,在耗盡彈藥、戰鬥只剩他一人的情況下,楊根思懷抱炸藥同進攻高地的聯合國軍士兵同歸於盡,完成了切斷敵軍退路的任務,時年28歲。這也是「楊根思部隊」名稱的來源[3]

回國後,1998年第五十八師改編為摩托化步兵第五十八旅[2],2001年被改為機械化步兵旅,成為全軍數位化機械化步兵試點單位之一。2017年改變為現有編制。

Remove ads

沿革

參考資料:[2]

更多資訊 部隊番號, 使用時期 ...
Remove ads

榮譽

  • 楊根思:原陸軍第二十集團軍步兵第五十八師第一七二團第三連。2017年轉隸為陸軍第八十三集團軍某合成旅某裝甲步兵連[4][5]
  • 沙家浜抗洪搶險英雄連:原陸軍第二十集團軍步兵第五十八師第一七五團第二連。2017年轉隸陸軍第八十三集團軍[4]

著名成員

Remove ads

參考來源

參見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