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楊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楊爵(1493年—1549年),字伯修,號斛山,陝西富平人。明朝政治人物。

快速預覽 楊爵, 籍貫 ...

生平

二十歲開始讀書。家貧,燃薪柴代替燭火。嘉靖七年(1528年)陝西鄉試第三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聯捷己丑科會試第二百二十二名,三甲第六名進士,授行人。十一年(1532年)五月選授山東道試御史。嘉靖十八年(1539年)十二月起用,十九年十月實授河南道監察御史。明世宗經年不理朝政,旱災頻傳,有湖廣饑民挈筐操刃,割取路邊的屍體而食。二十年二月因直諫下獄。主事周天佐、御史浦鈜上疏營救,皆被重杖而死。嘉靖二十四年八月被釋,不久又入獄。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火災,火光中好像有呼楊爵等三人是忠臣,皇帝有感,下詔釋放其出獄[1]。居家二年卒,年五十七。萬曆二十年(1592年)追諡「忠介」。著《周易辨說》、《中庸解》,這兩本著作均由他於獄中所著[2]

評價

毛澤東在閱讀《明史·楊爵傳》時,於楊爵奏書旁寫道批註:「靡不有初」[3][4]

家族

曾祖楊通。祖父楊整。父楊攀。母李氏。慈侍下。兄楊靖。

參考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